著我,“艾晴,你幫我好麼?”
我搔搔頭,有些為難。我不是佛教徒,那些佛經,我看了也很暈。不過,我的知識,對他的翻譯並非一無用處。而且,我們可以共同做一件事情,這也讓我興奮不已。說不定,羅什所翻的
第一部經書,我也是譯著者之一。這些湮滅在歷史洪流中的點滴小事,誰又能真正知道呢?
“好,我們可以從一些簡單的佛經入手,先練習起來。”
“簡單的佛經?”他思索著,自言自語,“那先譯什麼呢?”
“嗯,羅什,有一部《維摩詰經》,你知道對應的梵文是什麼嗎?”我試探性地問,因為不知道梵文的叫法。但“維摩詰”是音譯,也是他翻譯出這個名字的,所以他應該能根據我的發音推斷出來。“維摩詰是個富有的居士,佛學修養很高,連很多菩薩都來向他請教問法。”
這部經書是羅什重要的譯著之一,是大乘佛教中除了《大般若經》外最重要的一部經典。這部經對中原漢人影響很大,因為中原的居士佛教特別興盛。中原文化講究孝道,“不孝有三,無後為大”,出家修行在中原跟傳統的倫理和禮教有衝突。同時,出家又要放棄很多世俗的享樂,這對一個漢族人來說也是個艱難的選擇。所以像維摩詰這樣既能安享人間的榮華富貴,又能在佛學上達到如此高的成就,這對漢族佛教徒來說,是個很好的榜樣。
“啊,是這一部!”他念出幾個梵文,的確是發音相近。“不過,這部經書的要義可不簡單呢。”
我笑笑,不答話。他溫和地牽過我的手,由衷地說:“艾晴,羅什明白你的用意,你是以維摩詰的大智慧來勸慰我啊。”
他站起來,在室內踱著方步。沉思片刻,抬頭看我,眼裡充滿洞徹一切的睿智。“菩薩曾問過維摩詰:‘你既是一位大菩薩,卻又拖家帶眷,怎會自在呢?’維摩詰回答:‘我母為智慧,我父度眾生,我妻是從修行中得到的法喜。女兒代表慈悲心,兒子代表善心。我有家,但以佛性為屋舍。我的弟子就是一切眾生,我的朋友是各種不同的修行法門,就連在我周圍獻藝的美女,也是四種攝化眾生的方便。’”
我笑著點頭。果真只要提到這部經書,他便能明白我的意思。“羅什,維摩詰即便有妻有子過世俗生活,他也能無垢相稱,自得解脫。”
他目光炯炯,眼裡流露出玩味:“艾晴,你什麼時候知道‘維摩詰’就是‘無詬稱’之意?”
啊?唉,我怎麼又犯這個未卜先知的毛病了。玄奘也翻譯過這部經書,但是玄奘的書名是《說無詬稱經》。而我能記得“維摩詰”的梵文意思全賴王維。因為王維非常喜歡維摩詰這個人物,他名“維”,就根據“維摩詰”給自己起了個字叫“摩詰”。他的詩集就叫《王摩詰集》。可是,王維不懂梵文,他不知道梵文裡“維”是“沒有”之意,“摩”是“髒”,而“詰”是“勻稱”。也就是說,王維,就是王沒有,字摩詰就是又髒又勻稱,很勻稱的髒,遍佈全是髒。當我看到錢玄忠《玄奘西遊記》裡這段話時,笑得肚子都疼了。而這個‘無詬稱’,便是這樣被我記住的。
可是,王維現在還沒出生,我怎麼能告訴羅什這個笑話呢?
“艾晴,你明明不懂梵文,卻能知道佛法中小部分梵文之意。你沒有去過罽賓和闐,卻知道那裡有什麼佛跡。你似乎能知道一些未來,卻無法道盡詳情。你的容貌二十多年未變,羅什自然相信你是仙女。可為何仙女只是一知半解,仙女難道不該未卜先知洞悉一切麼?還是……”他扶著我雙肩,意味深長地笑,“因為懶,你修行太少,道行過淺?”
啊?這……沒想到他連想象力也那麼豐富,根據我的個性,把我想成個不夠格的懶仙女。
“羅什,我不是什麼仙女……”
他搖頭打斷我:“艾晴,這疑問二十多年來一直纏繞心中。但洩漏天機乃是仙界重罪,所以羅什絕不逼你說出。”的b3
“羅什,你是我最親密的人,我不會隱瞞你我的來歷。只是,給我一點時間好麼?”我望進他深邃的眼,真誠地說,“我需要好好想想該怎麼跟你說。”
“不,你不用說……”長臂一伸,把我攪進懷,“羅什心裡有數。是佛陀憐憫,讓你來救羅什出此劫難。”
在他暖暖的懷裡感受他強有力的心跳聲,那麼真實的活著的聲音。毫無疑問他從十三歲就開始懷疑我的特殊身份。但他再高的智商,畢竟無法逃出歷史侷限性。他以自己的理解方式詮釋了我的存在,這仙女的解釋最自然不過。可是,他是我的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