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下得去手。我始終想,問題恐怕就出在這句“略輸文采”上。要是像他那老祖宗劉邦,雖能吼出兩句“大風起兮雲飛揚”,可這位亭長從不以詩人自居,無論司馬遷說長說短,根本不甩儒生的漢高祖,至多當他放屁,不當一回事的。而漢武帝,詩詞歌賦都來得,雖“略輸”,還有點“文采”,這一有,就壞菜,他把自己看作文人,按文人行事。同行之間,免不了計較,就要關心意識形態領域的問題,就要注意階級鬥爭新動向了。而且,有權的文人,嫉妒起來,往往不擇手段。“宮”你一下,又何妨?所以,碰上一個有文采的皇帝,哪怕“略輸”一點,絕不是什麼值得文人大眾高興的事情。
司馬遷的悲哀(2)
司馬遷書讀多了,有點呆氣,他為什麼不想想,同姓司馬,那個司馬相如被欣然接受,這個司馬遷卻被斷然拒絕呢?難道還不足以總結出一點經驗,學一點乖嗎?這就不妨打油一首了:“彼馬善拍馬,吃香又喝辣,此馬講真話,只有割××。”為那張按捺不住的嘴,付出××被劁的代價,真是太不划算了。
《漢書?司馬遷傳》認為:“夫惟《大雅》‘既明且哲,能保其身’,難矣哉!”這意思就是說,若是司馬遷能夠“明哲”的話,也許可以“保身”,具體一點,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