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93部分

起了前世夢中宮人提過的些許片段。

在這些片段中,曾經有過一個好人妙手仁心,醫治了張華。(未完待續。)

216、惡行

在墨姝前世的記憶裡,她當然沒有向劉媛提醒過張華患病之事。前世墨姝不認識劉媛。當時她剛被送入皇宮,是閒來無事偶然聽宮人說起的。

張華這病症,用當下醫者的話來說,應該是胎裡帶來的,心肺先天不足,平日身子都弱一些,到發病時就更加嚴重了,一不小心可能就會因為類似哮喘或者心臟病而死亡。

墨姝前世以及在現代時都沒有學過醫,今生也不過是囫圇看了些醫書,而且還多是說針灸的,並不知道這是什麼病症,但是她見到廖氏之後,就知道這應該同她猜測的一樣。

在得知廖氏聽到劉媛提醒說張華患病卻不信還詆譭墨家親人以後,墨姝就已經下定決心假如張家的人找上門也不給張華醫治。

但是廖氏口口聲聲說墨姝見死不救,而且墨姝確實可以救張華的,也知道用自己蓮子能力救人可以讓這能力增強,可見這能力其實是鼓勵墨姝救人的,有時墨姝就是受這影響才會生出救人的衝動。

最開始時墨姝只是單純地想著分析一下給張華醫治的利弊,並沒有想到前世也有這件事的。

但墨姝從來不吝於以最大的惡意揣測這些出言詆譭自己和家人的人,因此在想著是不是給張華醫治時,她首先想到的是為什麼要給張華醫治,她不是妙手仁心的醫者,更不是什麼悲天憫人的聖人,沒有那麼多的同情心。

特別是在對方還詆譭自己和家人的情況下,墨姝就只想著給張華醫治她能有什麼好處。

而不給張華醫治又有什麼壞處。

這麼一分析,墨姝發現,給張華醫治真沒有什麼好處,她本來就不想著要用這件事來揚名,到時反而會惹來許多麻煩。

而若是否認可以醫好張華,最不濟也就是被張府說見死不救而已。

墨姝並不在乎這個。當然若能不背上這個惡名自然最好,只是如果張府散發流言太厲害以至於真有人覺得她是見死不救,她也不會沒法接受。

在墨姝的認知裡,既然廖氏在她好心提醒之後,都可以恩將仇報,以怨報德,這樣品行的人,想必張府也不是什麼良善人家。說不定救了張華,也一樣要被說見死不救或者什麼的。

墨姝這麼一想,就突然記起了前世發生過這樣的事情。

記憶中的事情一下子就清晰起來。

而墨姝的心也頓時徹底地冷了下去,再也不考慮救治張華的事情。

儘管墨姝自己並不是什麼人心妙手德藝雙馨的良醫,但她對於這樣的人還是很尊敬和欣賞的。

在記憶中,前世張華髮病之前,也有人提醒過。

墨姝不知道在前些日子她告訴了劉媛以後,還有沒有別人也提醒張華,也許因為她的重生,一切已經發生了改變。

記憶中提醒了張華的人,是城北一個名聲並不顯的老大夫。這位老大夫姓許,平日懸壺濟世,給底層的百姓看病,都只是象徵性收取一些藥錢而已,不過其家裡也小有薄產,日子過得還不錯。

許老大夫提醒了張家之後,張家也沒有放在心上,注意預防,所以張華很快也發病了。

張府如今世一樣延請太醫診治,卻沒有什麼很好的法子。張華這病本來就是治不好的。

若是在沒有發病之前,平時好好調養著,也許還能活個十年八年,但等到已經犯病之後再想醫治,除非與墨姝這樣有天地造化的神奇能力,否則頂多就能苟延殘喘個幾年。

故這些太醫都表示無能為力。

張府焦急之下,想到了許老大夫,當即登門求醫。

比起今生廖氏詆譭墨姝及家人,還說墨姝咒張華,前世的張家到這時還勉強算是人。

只是登門求醫時態度高高在上了一點。

而且在許老大夫窮盡心思醫治張華,讓張華的病情有了很大起色之後,張府也表示了謝意,送了厚禮給許家。

但是等太醫複診說這起色只是暫時的,也許張華也就只能再活幾年,讓張府在心中有個準備時,一切就都變了。

張府得知這個訊息以後大怒,覺得許老大夫欺瞞訛錢。

張華這病本來就應該靜心休養受不得刺激,廖氏卻直接跑過去抱著自家兒子連聲大哭並把這事告訴了張華。

得知自己也許活不了幾年了的張華一下子昏厥過去。

之後,張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