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是他創作的,他自己製作的柯亭笛和焦尾琴都是著名的樂器。其中焦尾琴列入我國古代四大名琴之一,其餘的三架琴是:齊桓公的“號鍾”,楚莊公的“繞樑”,司馬相如的“綠綺”。
一次,蔡邕路過吳縣,看見一個人架起大鐵鍋在江邊燒火,火爐裡火勢很猛,柴火在烈焰中噼啪作響。蔡邕走到爐邊,發現一塊上好的梧桐木正在燃燒。他連忙把這塊梧桐木抽了出來,將火熄滅。他仔細端詳著燒焦的木頭,連聲說:“可惜!可惜!”弄得燒火的人一時摸不著頭腦。蔡邕告訴燒火人,這塊木頭是製作琴的上好材料,燒了豈不可惜?燒火人說:“既然有用,就送給您吧!反正我拿它也只能當劈柴燒。”蔡邕歡天喜地的把木頭拿回家,精心製作了一張古琴,他把木頭燒焦的部分放在琴的尾部,所以將它取名為“焦尾琴”。
蔡文姬受到家庭的薰染,從小也很愛好音樂,並且具有非凡的音樂聽覺能力。一天,蔡邕在家中悶坐彈琴,忽然啪的一聲,一根琴絃斷了。蔡文姬在房門外說:“父親!是第二絃斷了吧?”蔡邕一看,果然不錯。他把第二絃接好,故意略去第四弦不彈,然後問蔡文姬:“又斷了一根弦,你聽是第幾弦?”蔡文姬回答:“第四弦。”古琴共有七條弦,每條弦上都能發出數十個音,所以,能聽出是第幾絃斷了實屬非易,況且那時的蔡文姬只有七八歲。
蔡文姬16歲時嫁給衛仲道,衛家是當時河東世族,衛仲道更是出色的大學子,夫婦兩人恩愛非常。可惜好景不長,不到一年,衛仲道便因咯血而死。蔡文姬不曾生下一兒半女,衛家的人又嫌她剋死了丈夫,當時才高氣傲的蔡文姬不顧父親的反對,毅然回到孃家。
淪落匈奴
東漢末年,政府腐敗,各路英雄紛紛起義,這促使以豪強地主為代表的地方勢力迅速擴大。董卓進軍洛陽,把持朝政,為鞏固自己的統治,董卓刻意籠絡名滿京華的蔡邕,將他一日連升三級。董卓在朝中的逆行,引起各地方勢力的聯合反對,後來董卓被殺,蔡邕也免不了一死。
羌胡番兵趁漢朝局面一片混亂,伺機掠擄中原一帶,在“平土人脆弱,來兵皆胡羌,縱獵圍城邑,所向悉破亡。馬邊懸男頭,馬後載婦女,長驅入朔漠,迴路險且阻”的狀況下,蔡文姬與許多婦女被擄,並被一齊帶到南匈奴。這年她23歲,這一去就是12年。
女音樂家:蔡文姬(2)
到達胡地,匈奴左賢王看上了蔡文姬,並封她為王妃。她為左賢王生下了兩個兒子,大的叫阿迪拐,小的叫阿眉拐。她還學會了吹奏“胡笳”,學會了一些異族的語言。
在這12年中,曹操也已經基本掃平北方群雄,把漢獻帝由長安迎到許昌,後來又遷到洛陽。曹操當上宰相,挾天子以令諸侯。建安十三年(208年),曹操感念好友蔡邕之交情,得知蔡文姬流落南匈奴,立即派周近作使者,攜帶黃金千兩,白璧一雙,到胡地去贖蔡文姬回來,這年蔡文姬35歲。
一旦要結束這種生活,離開對自己恩愛有加的左賢王,還與她的兩個親生兒子生生離散,蔡文姬分不清是悲是喜,只覺得柔腸寸斷,淚如雨下。在漢使的催促下,她在恍惚中登車而去,在車輪轔轔的轉動中,12年的生活,點點滴滴注入心頭,從而使蔡文姬留下了動人心魄的《胡笳十八拍》。
三嫁董祀
在曹操的安排下,蔡文姬又嫁給了田校尉董祀,就在這年爆發了著名的“赤壁之戰”。
蔡文姬嫁給董祀,起初的夫妻生活並不十分和諧。蔡文姬飽經離亂憂傷,又因為思念兒子,時常神思恍惚;而董祀正值鼎盛年華,生得一表人才,通書史,諳音律,自視甚高,對蔡文姬自然有些不足之感,然而迫於丞相的授意,只好接納了她。在婚後第二年,董祀犯罪當死,蔡文姬顧不得嫌隙,蓬首跣足地來到曹操的丞相府求情。
當時曹操正在大宴賓客,公卿大夫、各路驛使坐滿一堂,曹操聽說蔡文姬求見,對在座的人說:“蔡伯喈之女在外,諸君皆風聞她的才名,今為諸君見之!”
蔡文姬走上堂來,跪下來,語意哀酸地講清來由,在座賓客都交相詫嘆不已,曹操說道:“事情確實值得同情,但文狀已去,為之奈何?”蔡文姬中肯地回答說:“明公廄馬萬匹,虎士成林,何惜疾足一騎,而不濟垂死一命乎?”說罷又是叩頭。曹操念及昔日與蔡邕的交情,又想到蔡文姬悲慘的身世,倘若處死董祀,文姬勢難自存,於是寬宥了董祀。
從此以後,董祀感念妻子之恩德,對蔡文姬恩愛有加,夫妻雙雙也看透了世事,溯洛水而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