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455部分

“維烈,你快過來幫我看看,這道微分方程我到底哪裡出錯了?”如今的同桌樓南泉招手道。

周維烈立即湊過去,扔掉書包就跟樓南泉一起研究微分方程。

這位同桌也是個大學霸,外公是東京工業大學的物理博士,外婆是早稻田大學的藝術碩士,父母亦是高階知識分子。他從小就打下了學習基礎,高中沒畢業能就已經自學高數了未來的中科院學部委員(終身榮譽,相當於院士)。

周維烈正在和樓南泉討論數學問題呢,前排的女同學陸婉珍突然回頭,手裡拿著一本《小王子》說:“周小弟,能讓你爸爸在書上籤個名嗎?”

“我爸去了印度,還沒回國。”周維烈頭也不抬,繼續做題。

“哦,”陸婉珍有些失望,又說道,“等周叔叔回了重慶,你幫我把書帶去簽名好嗎?”

“沒問題。”周維烈滿口答應。

“那太謝謝你了,中午請你吃好吃的!”陸婉珍高興地說。

私立學校的學生嘛,家境肯定不一般。陸婉珍的父親是留日歸國的企業家,母親也是師範畢業的進步女性。嗯,她本人也是個學霸,未來擔任石油工業部煉製研究所總工程師,又一位中科院院士。

未來的女院士就快高中畢業了,她一點也不擔心高考落榜,反而優哉遊哉的看起了《小王子》。

等到上午放學之前,周維烈已經被十六個同學找上,甚至隔壁班的也跑來請他回家要簽名。周維烈對此已經習慣了,每次老爸有新書出版,必然會出現一堆求籤名的同學。

吃過午飯,周維烈正趴桌上睡午覺,卻聽到一幫同學爭論起來。

“哼,這些人真壞!《小王子》明明寫得那麼好,居然在報紙上罵周先生不知亡國恨。”

“本來就是不知亡國恨,現在國難當頭之際,人人都寫抗戰文學,周先生偏有閒心寫童話故事。”

“童話故事怎麼了?書中表達的是真善美,又沒教人學壞。”

“不寫抗戰文學就是不愛國!”

“誰說周先生不愛國?周先生如果不愛國,日本人為什麼要刺殺他?你那麼愛國,日本人怎麼不來刺殺你!”

“強詞奪理!”

“本來就是!”

“……”

1008【文學論戰】

後世把抗戰時期的中國文學,分為國統區文學、解放區文學和淪陷區文學三種。

淪陷區文學都是非政治化的,專寫一些通俗小說、情感文學和隨筆散文,代表人物有張愛玲、秦瘦娟、周作人、胡蘭成、梅娘等等。純以文學角度而論,張愛玲、周作人和胡蘭成的作品都有非常高的價值。可惜後兩者都是文化漢奸,而張愛玲也跟漢奸走得太近。

國統區和解放區文學恰恰相反,不管是詩歌、小說、戲劇、散文、評論、隨筆……各種題材皆以抗戰為主。即便沒有正面涉及抗戰內容,也會表達出一種對故鄉、對祖國的熱愛,或者是反應深刻的現實問題。

特別是國統區文學,抗戰初期多為慷慨吶喊、熱血救亡,中後期變得更具現實主義描寫戰爭場面、記述流離生活、反映社會弊病,或是自嘆自嘲、苦中作樂。

大作家在抗戰時期寫童話故事的,貌似還真沒有,就連張恨水都改寫抗戰小說了。於是出現梁實秋站出來澆冷水,說文學創作不一定要和抗戰掛鉤,結果被各派文人噴得狗血淋頭的情況。

《小王子》一出版,立即引起巨大爭議,從反應來看主要分為四種:

第一種,礙於周赫煊的情面,介於周赫煊的地位,出於周赫煊的貢獻,許多人選擇閉口不言。

第二種,從純文學的角度,分析稱讚《小王子》的藝術成就,並認為這是一部歌頌友情和愛情的作品。

第三種,挖苦批評。

首先站出來指責周赫煊的,是文藝抗協(文聯)理事兼出版部副部長葉知秋,他在自己主編的《文學月報》上評論道:

“抗戰期間的文學,應該是年輕的、戰鬥的,是健康的、堅實的,是現實的、進步的……《小王子》顯然和戰鬥無關,和現實無關,它以一種脫離現實的虛無筆調來歌頌友情和愛情,這不符合大眾文學和抗戰文學的立場……”

“作為一個有國際影響力的大作家,周赫煊先生此書對廣大青年和文化學者,帶來了非常惡劣的示範作用……在和平時期,《小王子》自然不失為一部優秀的作品,但它現在確實不合時宜。”

“當兵的不能在戰場上做逃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