宰相必起於州郡,猛將必發於卒伍,基層的磨礪是必不可少的。”
“行,你去調教吧,你們沒有代溝。小黎,我問你個人,你必須如實回答。”
“首長請說。”
“周書平這個人怎麼樣?”
“有能力,有大局觀,眼界也比較開闊,個人操守也很不錯。”
“對發展經濟的水平怎麼樣?”
“按說他是我的恩師,水平比我高了很多,只要給他多大的平臺,就能夠發揮多大的作用。”
“好,張書記、洪書記和你的說法基本上一致,中組部考察的結果也是這樣,中央可能對他的安排要提高。對了,在全國兩會後,我將率代表團訪問俄羅斯、坦尚尼亞、南非和剛果四國,曾主任將率一個以國有企業為主的經貿代表團先期出發,與各國商談經貿專案。在元月10日就派人出去打前站。我們考慮到你家族公司雄厚的經濟實力,讓你也派員參加,這可是難得的機會啊。”
“謝謝首長。我派人去的作用,是不是起到一個拾遺補缺的作用?”
“對,有些專案,國家與國家之間,是沒辦法合作的,只能夠以民間合作的方式進行。所以你派員參與了,就能夠將一些不好籤訂的專案簽訂下來,將一些不好處理的關係處理好。比如在俄羅斯開採石油和天然氣的問題,在剛果和其鄰國安哥拉開採石油的問題,在南非開採黃金和鑽石的問題,他們都是希望與我國的有實力的民營資本合作。你們的公司,在國外開採了石油、天然氣和黃金。都是運回國內供應國內市場,這一點很令我滿意,這也是我決定選擇你們公司的原因之一。”
“我是公務員,自然要為振興祖國出力。家族公司起步也是在國內,回報國家,讓祖國更強盛。也才能在世界上挺胸抬頭呢。”
“你說得很實在,抓緊時間組織人員吧,具體事務與曾主任聯絡。好了,你將手機交給劉清源。”
劉書記接過手機,聽了一陣。說了幾個“好”字,就將手機還給午陽了。“午陽同志,中央對我們省很重視,**後,譚和平同志、曾敏同志相繼調走了,去年調走了周書平、朱本裕、陽立泰,現在中央又要調走蔡科如同志,這樣。我們省的中央委員、候補委員就只有我們兩個和黃達其同志了,我們肩上的擔子更重了啊。”
午陽說:“有中央方針政策的指引,有省委堅強有力的領導。我們是有信心將工作做好的。”
劉清源笑著說:“那是自然。午陽同志,中央調走蔡科如同志,將在全國兩會以後,但他們的繼任人選,中央的意見,隨著兩會後一部分老同志的年齡到線。不能給我們派幹部來,只能在我們省內部提升。我們必須儘快將人選報上去。讓中央去研究決定,兩會後就立即公佈。我個人意見。我們現在就要開始醞釀,馬上就通知黃達其同志過來,我們開個書記會議。”
午陽想,蔡科如要調走,還是兩個月以後的事情,如果現在不通知他們開會,肯定是不妥當的。如果自己提出來讓他們參加會議,那就是不贊成劉書記的決定了,也是不妥當的。當然了,劉書記並不是要徵求自己的意見。
午陽沒有說話,劉清源已經讓秘書給黃省長打電話了。安排完了,又坐回沙發上,“午陽同志,我們兩人先議議,我覺得,如果讓你來接任專職副書記,肯定是最合適的了,可潭州剛交給你呢,沒辦法呀。還有,由誰來接任副書記兼紀委書記呢?”
午陽沒有立刻接話,他覺得如果這個人選是由誰來提無所謂,反正都要經過中央的同意,老總將這個問題交給他劉清源,應該就是將這個提名的權力給了他,是不容自己置喙的。他劉清源如果眼界夠高,自然是少不了自己系統的好處的,對系統大佬要掌握本省的話語權,他何嘗不清楚啊。
“怎麼樣,沒有考慮好?那我就說說看。”
午陽點點頭,“書記,您請說。”
“我建議由歐陽煜來出任副書記兼紀委書記,傅強同志接任常務副省長,利凝同志接任組織部長,副省長卓雅蘭接任政法委書記,武陵市的書記熊新河接任副省長,你覺得如何?”
“書記,對其他同志的提名我沒有意見,就是利凝同志,我覺得讓她平調到武陵市任市委書記比較合適。雖然她在副廳級的崗位上工作了多年,對組織工作也比較熟悉,可提升正廳才一年多,就再提升為副省級,倒不如讓她去管理一個市,也好積累工作經驗,對她的成長有利。”
“午陽同志,恕我不能接受你的意見。從黨的幹部政策講,培養和使用女幹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