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年前有家電視臺播出個“蒲家菜”,推出色彩鮮豔、“清淡可口”的四菜一湯,說是蒲松齡常吃的。這“蒲家菜”很精緻,但未必是蒲松齡常吃的菜,菜的原料雞脯肉、海米、玉蘭片,清淡固然清淡,卻與“清貧”離得很遠。這是吃膩了肥雞整鵝的闊人換口味,價值在魚肉之上。窮秀才蒲松齡哪兒有常吃這四菜一湯的經濟實力?
苦行僧轉世蒲留仙(2)
如果從蒲松齡作品中求證,可以發現,喜歡隨手記下所見所聞所吃的蒲秀才,從沒記載他常吃雞脯海米之類的“四菜一湯”。蒲松齡的《日用俗字》寫到很多菜蔬。山珍海味不多,農村老百姓的菜不少,“春半灰苔生舊圃,夏初扁豆上高棚”,“金酒刀蠶皆豆種,東西南北有瓜名”。蒲松齡把曲曲菜、婆婆丁、榆錢、楊葉都寫進去,而且仔細寫如何做這些野菜。但《日用俗字》沒寫如何發海參魚翅、如何做山珍海味,看來蒲松齡的飲食習慣跟《紅樓夢》的劉姥姥相似,相當於中農水平。
災荒年,蒲家沒有乾糧吃,煮鍋麥粥給孩子們填充飢腸,幾個孩子對粥群起而攻之,大兒子拿著飯勺到鍋底撈稠的,喝得“呼嚕呼嚕”,滿身都是。二兒子還沒有跟哥哥爭搶的能力,拿了碗叫著和哥哥搶勺子。小兒子剛會走路,為了搶粥把盆碗都踢倒了。女兒又餓又不敢參加爭食,可憐兮兮地看著父親。蒲松齡心酸地擔憂:我怎麼養活這幫餓肚子的孩子啊!……《日中飯》記敘了這個有趣而令人心酸的場面:“大男揮勺鳴鼎鐺,狼藉流飲聲棖棖。中男尚無力,攜盤覓箸相叫爭。小男始學步,翻盆倒盞如餓鷹。”這是蒲松齡青年時代生活的寫照。
蒲松齡的詞《金菊對芙蓉(甲寅辭灶作)》寫的是中年時的生活:“到手金錢,如火燎毛,烘然一粹完之。”歲末敬神沒有好菜,只有瓦爐的嫋嫋青煙和濁酒三卮。蒲松齡風趣地說:灶神不會因為敬神不豐,就到上天說壞話吧?
《青魚行》是蒲松齡晚年的詩,寫蒲松齡看到青魚很眼饞,可是吃不起,“二月初來價騰貴,妄意饞嚼非所暨”,青魚是低檔次的魚,晚年的蒲松齡仍吃不起。年過古稀的蒲松齡還經常吃不到肉。71歲時他有這樣的詩句:“荒後肉食貴,安分忘饞嚼。”
蒲松齡的飲食水平相當低,按階級劃分,大約相當於“下中農”的水平。上世紀80年代我陪一位美國博士去蒲家莊。蒲松齡紀念館館長魯童熱情地用“蒲松齡寫過的煎餅和蒲松齡常吃的菜”招待。我相信這可能真是蒲松齡在春季、且是他經濟比較富裕時吃的菜:韭菜炒豆腐、雞蛋煎香椿芽、涼拌曲曲菜、蒸榆錢兒。
美國博士說:在中國走了那麼多地方,從來沒吃過這麼好的菜!
吃到蒲松齡吃過的食物,被外國朋友看成是來華訪學的最大收穫。
看到煎餅,洋博士像哥倫布發現新大陸:“哇!這就是煎餅嗎?這就是蒲松齡寫的‘圓如望月,大如銅鉦’的煎餅嗎?我還一直以為煎餅就是我在北京看到的大餅呢,原來不一樣。”
我一邊教洋博士怎麼把韭菜炒豆腐捲到煎餅裡,一邊講蒲松齡後人給我講的“三老祖”(蒲松齡排行老三)“唐詩待客”故事:
有一次,蒲家來了幾位朋友,蒲松齡想招待朋友吃飯,家裡卻只有六文錢。他的妻子劉氏愁得很,蒲松齡卻說好辦好辦,如此如此……他讓劉氏用兩文錢買韭菜一把,兩文錢買豆腐渣一團,兩文錢買冬瓜一個,從門前柳樹上掐下一把嫩葉兒,從雞窩取出兩個雞蛋,便做起菜來,每上一菜,蒲松齡都說這菜有一個別致的名字:
第一道菜是清炒韭菜上鋪蛋黃,是“兩個黃鸝鳴翠柳”;
第二道菜是焯好的柳葉撒上細鹽圍一圈兒蛋白,是“一行白鷺上青天”;
第三道菜是清炒豆腐渣,是“窗含西嶺千秋雪”;
第四道菜是清湯上飄著冬瓜刻的小船,是“門泊東吳萬里船”。
美國博士聽到這樣的“蒲家菜”,哈哈大笑。
“唐詩待客”可能是傳說,但我認為,比較合乎蒲松齡實際的生活水平,還帶點兒“苦中取樂”的意味,跟他春節祭神寫的詞相似。
書 包 網 txt小說上傳分享
執著可悲舉人情結(1)
蒲松齡自稱苦行僧轉世,他的“苦行僧”生活除了生活貧苦之外,最主要的是科舉考試考得苦。這位天才大作家執著而可笑的舉人情結尤其令現代的研究者和讀者覺得不可思議。
上世紀80年代初,我和著名語言學家殷孟倫教授一起到蒲松齡故居訪學,我們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