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變成那樣,否則她肯定會後悔讓慧馨入靜園的。
大太太老懷欣慰地把慧馨送的東西收好,謝老爺則問起了慧馨她們南下賑災時的情況。
慧馨委婉地說道,“。。。算不得吃苦,大家都是這樣過來的,女兒雖無能,卻也不能落於人後。幸好女兒不辱使命,侯爺和郡王交代的事情,都能按時完成。不過女兒能入功名冊,終究還是侯爺看了西寧侯府的面子。女兒在靜園裡,也是多承西寧侯府的小姐們照顧了。”
大太太在一旁聽著父女說話,聽到這裡忍不住插話道,“昨兒我聽魯媽媽說,西寧侯府送了府裡不少菜食,都是冬日裡的稀罕物。”
“西寧侯府在京郊有處溫泉莊子,小姐們帶我去那裡小住了幾日,東西都是那邊莊子暖房裡種的。”慧馨答道。
大太太聽了若有所思,跟謝老爺說道,“老爺,您看咱們要不要給西寧侯府送些回禮,雖說侯府人家不把這些放在眼裡,可真論起來,這些東西哪裡是有錢就能買到的。咱們這次過來,從江寧帶了不少土產,要不讓睿兒帶著慧馨去西寧侯府一趟,不能跟侯府的東西比,卻是咱們一番心意。”
慧馨心下大叫“千萬別”,好歹忍了下去,只望著謝老爺,等他吩咐。
謝老爺看了慧馨一眼,見慧馨沒有插話,心下這才對慧馨放了心。自家女兒飛上了枝頭,若是不再聽家裡話了,那可就白費心思了。謝老爺沉吟了半晌,才開口說道,“此事不及,貿然到侯府送禮太過魯莽,外人知道了不定會怎麼想。既然西寧侯府小姐們對慧馨青眼有加,以後必然還會再邀請她,不如等到合適的時機,讓慧馨把東西帶給那邊。至於睿兒,過幾日我便帶著他去走訪老友,雖然多結交些關係有利他的仕途。但咱們謝家有自家的人脈和名聲,尤其在這個節骨眼上,不能叫人說咱們謝家趨炎附勢。”
大太太聽謝老爺這般說,只得把她的小心思擱下,轉頭差了紅芍去案頭取了東西過來。大太太把匣子遞給慧馨,“你入靜園一年便透過了升階考核,給咱們謝家掙了大面子。這匣子裡是當年太夫人賞給我的金鑲玉步搖,如今我賞給你。”
慧馨一聽忙站起身推辭,這種太夫人賞給太太的東西,按禮是應傳給兒媳的。太太割愛給慧馨,可見是要拉攏她了。
第一二七章 你來我往
第一二七章 你來我往
大太太不允慧馨的推辭,說道,“雖然你現在還年紀小,戴這些東西不合適,但將來總有用到的時候的。”
慧馨聽大太太這話,忙做出一副嬌羞狀。大太太言下之意就是,這東西可做慧馨將來的陪嫁。慧馨又謙虛推辭了一番,才將匣子遞給木槿收起來。
謝老爺又問起慧馨進宮的事情,慧馨一一答了。謝老爺慨嘆說道,“一入宮門深似海,見到貴人少說少做,處處留心總是好的。”
說著話,謝睿也來了,一家四口整裝一番,這便往前頭去了。臘八當日,謝家的老規矩,要先祭祖,之後才會開席。
祭拜過祖先,謝太太著人去請了林端如,眾人分食了臘八粥。
宴席過後,謝太太跟大太太坐著說話,慧馨和林端如在一旁作陪。慧妍先回了自己的院子,前幾日大太太在櫻綵樓給她定了幾身冬裝,原本應是昨日就送過來的,可是過年前這段時間,櫻綵樓的活計多,今日才做好送來。
大太太說道,“。。。在京城呆了一年,這才算見了點世面。這京城的風氣,真是一個月一個樣。雖說咱家只是小門小戶,可也不能不跟上,要不怎麼出去見人呢。。。”
謝太太聞話聽音,說道,“原來如此,難怪從我昨兒到了,到今日祭祖,四丫頭換了都有四身衣裳了。”
“京城人講究,每回見客,都不能穿重樣的衣裳。這天冷了還罷了,暑日裡頭,天又熱,一天得預備個三四身能換的。七月裡去陸大人家賞花,一場宴下來幾位陸家小姐每人都換了四身衣裳,各個都不重樣。這京城也是人傑地靈,各家的小姐都如此出色,咱們要是不把丫頭們紮裹起來,都不好意思出門那。”大太太說道。
謝太太挑挑眉,“雖說如此,這京裡的繡鋪也太拿大了,定好的東西,為何推遲了送來?開繡樓的也要講究信譽啊,這要是在江寧,櫻綵樓這樣的只怕沒人會再去了。”
大太太聽了謝太太這話,忙擺了手說道,“弟妹有所不知,這櫻綵樓在京裡是數一數二的繡鋪,聽說跟宮裡的貴人還有些關係。櫻綵樓每天不知有多少單子要接,四丫頭的衣裳能在年前趕製出來,還是我託人遞了話。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