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6部分

以後,這項經費就沒有了。

這樣,高老漢嘆息一聲,只好作罷。他率了全家,獨輪車吱吱呀呀地,一邊走一邊問,開始往那個叫“三岔”的地方趕。

莽莽蒼蒼的黃龍山籠罩在一層絢爛的紅色之中,給這些離鄉背井的人們以一種虛幻的感覺。那季節正是秋天,幾場寒霜,將地表上的所有的綠色都染成了紅色。紅得邪惡而又美豔,紅得令人頭暈目眩。高原透亮的陽光下,顯示出粉紅、桃紅、紫紅、絳紅、玫瑰紅、硃砂紅諸色層次。高大的橡樹、背搭楊、山杜梨、榆樹、槐樹、臭椿樹,在山頂御風而立。山腰間,白樺的鮮白的枝幹挑起一樹紅葉,彷彿新嫁娘頂了一頂紅蓋頭。當然,更多的是那些匍匐在地表上的木荊棘,它們密密匝匝,千姿百態,順著山形水勢,掀起一個又一個紅浪頭。灌木家族中,有一種叫酸刺柳的,枝頭上繁嘟嘟一束一束、一串一串的果實,像紅櫻桃一樣。而那些山地裡移民們種下的莊稼,地畔上的毛毛草、蒿草,也都在這個季節裡像被人塗上紅顏料一樣, 成了鮮紅色。

紅葉下覆蓋著一層一層的屍體。這是當那些河南人,那些黃河花園口的逃難者,在黃龍山突然一個一個地死亡,一家一家地死亡,一村一村地死亡的時候,他們才知道這一點,才明白為什麼這樣一塊好地方,竟然空著,專為他們而留。

大自然天造地設,令天底下有這麼一個好地方空著,其良苦用心,似乎正是為設一塊人類的墳場,而當局像驅趕羊群一樣,選擇這樣一塊地方作為這些逃難者的最後歸宿,作為這一股左碰右撞的蝗蟲一樣的花園口逃難大軍的終結地,卻也不可謂不恰當。

也許,正是汲取了那取之不竭的養料,這些紅葉才會這般美豔。是的,險惡的黃龍山,宛如一隻巨獸的血盆大口,正靜靜地滿懷惡意地等待著這些闖入者。但是那時人們還不知道,這一片絢爛的美景令他們迷惑。

確實如政府所允諾的那樣,有現成的房屋,有現成的農具、籽種,但這些都不是政府預備的,而是那些先他們而死的人們留下的。黃龍山的這些新住戶們,在住過一段時間以後,便開始說一句民謠。這句話前半句叫“黃龍山養人”,後半句叫“黃龍山又殺人”!

“黃龍山養人!”當犁杖戳開地面,種子入土,茁壯的五穀青苗生長出來時,人們會這樣說。而當一種叫“虎列拉”的疾病開始肆虐,一戶一戶、一村一村的人在頃刻間斃命的時候,人們在臨死前,又會說出“黃龍山又殺人”這句話。

“虎列拉”的學名就是霍亂。這種病一來,人們上吐下瀉,早上生病,下午就沒人了。據說這種病很怪,你要離開黃龍山,你就趕快抬腳走,要麼,還捱上吃一頓飯,或者耕一來回地,突然,你的肚子就疼起來,頭頂虛汗直冒,接著就是上吐下瀉,一時三刻,這小命就沒有了。

渭河岸上漂泊而來的這一戶高姓人家,居住在黃龍山一個叫白土窯的地方。而那戶河南來的顧姓人家,住在一個叫安家塔的地方。

這戶高姓人家滿打滿算,在黃龍山住了十年。他們很幸運,那個叫“虎列拉”的鬼祟一樣的東西,始終沒有落到他們頭上。這戶人家去黃龍山的時候是幾口人,回來時還是幾口人。不同的是,回來的時候,人群中少了個男丁高二,多了個童養媳顧蘭子。那高二是從黃龍山參加革命走了。這顧蘭子則是在全家都死於“虎列拉”之後,來高家做了童養媳。

而顧姓人家就沒有那麼幸運了,他們一個一個地都染上了“虎列拉”,然後死在了黃龍山。

。 最好的txt下載網

第十三章 顧姓一家的死亡

這個家族的關於黃龍山的故事,大約應當由我母親顧蘭子來敘述。顧蘭子的眼睛裡,看見過許多事。這許多事積蓄在她的眼睛裡,讓她的眼睛變得羞怯,變得不敢用正眼看人。當然這目光主要還是因為她早早地做了童養媳的緣故。記得杜鵬程在他的一部小說中,曾經提到“這個婦女主任有著童養媳的目光”這句話。我在閱讀時,這句話在那一刻刺傷了我,讓我想起我母親那怯生生、不敢正眼看人的目光。

白土窯在一個半山上,它的左邊是一條大溝,這就是三岔,那裡是一個小小的集鎮。它的右邊是一條小河,那河叫黃連河。當地民謠說,“過了黃連河,兩眼淚不幹”,說的就是這條河。

一條簡易的山路,從白土窯住戶的窯背頂上穿過去。這條路的這一頭,過三岔,過石堡鎮,然後通向山外。另一頭,穿過黃連河,翻過幾個大嶢峴,從一個叫洛川的地方上了大路。

我爺爺他們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