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教授也沒有等楊銳回答,稍微低頭看了一下剛才準備好的提示卡,道:“我想談幾個經典問題,第一個是這樣的,楊銳,你剛才提到的酵母雙雜交技術,眾所周知,產生假陽性結果是這項技術最麻煩的地方,目前有一些新的解決方案,我想聽聽你的判斷。”
這個問題自身是不難的,但魏副教授不說是哪些解決方案,就需要楊銳平日的積累了。
如果楊銳說自己不瞭解,那自然是對相互作用蛋白不夠了解,雖然有點強人所難,但這也就只是打擦邊球而已,並不能說是過線,畢竟,剛才也就休息了十分鐘,魏副教授等人即使是進行了討論,這也是從別人腦袋裡蹦出來的知識,算不得刁難。
要單論這些知識,楊銳確實是力有不逮,但他腦海中儲存的資訊量又何等的龐大,稍微找了幾本專著,楊銳就定下神來,侃侃而談道:“如果你說的是定位核內的相互作用蛋白,確保報告基因的啟用,我認為難點在於膜上的蛋白很難用技術手段分析,或許應該有一點方案的改進……”
說到此處,楊銳停了一下,猶豫著是否應該將改進方案說出來。
然而,魏副教授卻已經是聽的退縮了。
這樣子都知道,再討論下去,真的有可能賠了夫人又折兵的。
眼看著剛開場,又有可能冷場,富教授一咬牙,撲了上來,道:“我想談一下融合蛋白親和色譜法,如何避免內源性誘餌蛋白的干擾。”
楊銳安靜的聽了他的問題,微微皺眉道:“其實,關鍵是如何得到足夠多的,保持蛋白活性的重組融合蛋白吧”
周圍有輕輕的笑聲。
富教授臉色登時一紅,他是研究rna的,對蛋白質的瞭解的確不夠細緻。
此時,魏教授又修整好了,重新上陣,解救了富教授。
兩分鐘後,魏教授再次壯烈犧牲。
又是一名副教授義無反顧的衝了上來。
魏教授在桌子底下捏緊拳頭,暗自加油。所謂嫌貨才是買貨人,他們這些副教授都是對新實驗室很感興趣的人,而要把楊銳當傀儡,就先要擊潰他。
義無反顧衝上去的副教授,被擊潰的速度也更快。
好在這一次與魏教授合作過多次的吳副教授準備好了,他抓住楊銳適才的回答,發起了猛烈的攻勢。
然後……再次壯烈。
楊銳的回答更加犀利,衝擊性也慢慢的變強了。
魏教授分明感覺到了楊銳再次積累起來的氣勢。
“就算不能擊潰,擊敗一次也好。”魏教授再次捏緊拳頭,並在接下來的幾分鐘裡,又嘗試著提問了一次。
可他這一次準備的更不好,楊銳回答的也更是輕描淡寫。
魏教授突然有種很受傷的感覺。
自己精心準備的問題被回答了出來,固然有點不舒服,但自己的問題被對方忽視,那就是傷心了。
受傷的副教授漸漸增加,提問的就漸漸減少了。
“哪怕問住他一次啊!”魏教授的拳頭都要捏爆了。
不過,他雖然費勁的加油,卻是怎麼都不願意站出來提問了。
幾分鐘後,冷場再現。
魏教授急的眼睛都紅了。
“我倒是想討論一下編碼目的蛋白基因的方式。”
焦急間,再次有人提出了問題,讓魏教授心裡喊著“萬幸”,猛的看向左側。
問問題的人是——楊銳!
魏教授的表情近乎凝固。
不止是他,剛才激情洋溢,此刻萎靡不振的副教授們,幾乎都是一副驚詫莫名的臉譜。
“不是說雙向選擇嗎?我應該也可以問問題吧。”楊銳指了指自己的鼻子,問主持人蔡教授。
蔡教授突然覺得有些好笑,掩飾的咳嗽了一聲,才說:“當然。”
……
正文 第474章 及格了嗎
“魏教授,你好像有多篇文章用到了大腸桿菌,你對蛋白與延長因子的相互作用有研究嗎?”
“給特異性抗體和目標化合物結合,還是有點冒險吧,蛋白複合物沉澱怎麼處理?”
“分離純化是簡單了,凝膠電泳和質譜聯用,鑑定的時候怎麼處理資料?”
楊銳的問題一個比一個尖銳。
不像是魏教授等國內研究者,楊銳清楚的知道什麼問題難以回答,什麼問題超難回答,什麼問題到30年後還無法回答。
相比之下,魏教授等人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