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都不能跟她娘說,畢竟她實在是無法解釋這人參的來路。
最後想來想去,只得尋了一個家中不用的陶盆,在屋後掘了好些新鮮的泥土,將那三根人參暫時給種到了陶盆裡。前世她一個人住在外面的時候,倒是試過將小蔥給種到花盆裡去,但這還是第一次將名貴的中草藥當小蔥一般種植。
她心裡當然是擔心的,若是種不活這三根人參,反而讓它們在泥裡爛了,那她可就虧大發了。
好在石瓶再一次沒有讓她失望,三根人參不僅種活了,長得還不錯,至少冒在泥土上面的那一小截比之當初剛剛種下去的時候又大了不少。不僅僅是長高了,而且還變粗了。
看著漸大的人參,王欣一不禁有些犯愁。這人參雖是種活了,但人參值錢就值錢在它的年份上,她毫不懷疑石瓶可以改變這一點。但是人參是會越長越大的,而陶盆就這麼點點大,以後若是不夠人參待了,她到哪去給這三根人參尋找合適的地方?
唉……
王欣一幽幽嘆了一氣,再次澆完水以後,便將陶盆小心翼翼的推進了床底下,又將床單給掛了下來,擋住了床底下的情形。她家裡是不會有人想著去她床底下翻東西的,而且這西南側屋只有她一個人住,想被人發現這陶盆的存在,也是有點兒不容易。
自那以後,王欣一就將給人參再換一個新地方的事兒給放在了心上。不過人參的長勢很是緩慢,暫時是不用她著急的。
時間一日日過去,轉眼就到了小麥收割的季節。王家總計種了七畝地,沒有讓王大嬸跟王友全失望的是,七畝地的產量都非常不錯,尤其是去年留種的那一批小麥,產量甚至達到了每畝一千一百斤,而另尋的那些普通種子每畝地也有九百斤的產量,與去年的產量倒是一致的。
不過,這種極度幸運的事情只發生在王友全家的身上。旁的買了王友全家去年小麥種的人家小麥自然也增產了,但最多不過每畝六百餘斤而已,根本就趕不上王友全家一般小麥的產量,而用了楊二丫家小麥種子的人家最高產量則只有四百餘斤,只比一般的小麥稍稍多產了一些而已。
這一次,王友全並沒有急著將小麥收割曬好,然後拿去鎮上的沈記賣。因著兩塊地產量的不一致,他跟王大嬸看完幾塊地以後,就商量著收割的時候注意將幾塊地裡收的小麥給分開,然後一一分口袋裝好,標上標記,以防到時候給弄混了,那可就不好計算了。
然後他就在村中放了話,凡是想去他家買小麥種的人家,就先去他家登記一下,包括想買多少小麥種。
當然,因著現在沈記還沒有來估價,所以他也說不定一擔小麥到底該賣多少錢。對問價的村民,他也是這麼回話的。雖說有這個不確定的因素在,可是看著他家高產的小麥,有誰家能夠不眼紅的?而且王友全是什麼樣的人,在王家村住了多年的村民都是知曉的,相信他不是那種獅子大開口的人,絕對不會在沈記開價的基礎上多收銀子,故而很多人家都登了記,表示想買他家的小麥種子。
正文 118章 詢問
118章 詢問
好在王欣一去年已經藉著機會讓自己在三爺爺那邊認了很多字,所以這一次登記名單的任務在她的百般爭取之下,便被交給了她。畢竟家裡現在就她一個認識字的人,而王志福如今還在鎮上讀書呢,自然不可能讓他回來記這筆賬。而交給自家閨女總比交給旁人放心。
對於這一次的小麥豐收,王家先前已經做好了各種準備,例如說盡量準備足夠多的麻布口袋,而為了收割曬好的小麥有可以安置的地方,王友全跟王志實還合力在灶房旁邊的空地上搭了一棟小木屋,用於暫時安防裝好的小麥口袋。
可是,除了王欣一以外,一家人都沒有預料到小麥今年的長勢竟然會比去年還要好上許多,所以等差不多一半的小麥曬到打穀場上的時候,看著那一片飽滿的麥粒,王大嬸又喜又憂的道:“真是沒想到今年小麥長的也這般的好,準備的口袋還是少了,也不知道沈記什麼時候過來。”
五穀豐登本就是農家喜事,看著自家糧食長得好,王友全自然也開心,聽見王大嬸的問話,笑著回應道:“許是就這幾日吧,”他扭頭看向王大嬸,詢問道:“要不我去鎮上一趟,跟沈記知會一聲?不然這天時變化快,這小麥放在外面總是不放心,要是著了雨可就不好了。”
王大嬸點了點頭,“這倒也是,不能光等著沈記的人過來,沈記那麼大的鋪子,就算是忘了咱們,那也是正常,但咱們既等不起他,也不能不告訴他,罷了,要不明**就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