禾的《龍少爺》及邵氏的《十八般武藝》。隨後,新藝城推出的《難兄難弟》、《夜驚魂》、《小生怕怕》亦榮登同年十大賣座影片之列,論其票房聲勢,儼然已與邵氏、嘉禾三足鼎立!
不過,在邵逸夫和鄒文懷眼中,他們真正的商業對手並非新藝城,而是為新藝城投資的幕後金主……“金公主”(除新藝城外,金公主當時還投資陳勳奇的永佳公司,“永佳”創業作《提防小手》亦以1100萬票房名列1982年香港十大賣座影片)。所謂邵氏、嘉禾、新藝城三足鼎立只是表面,實際則是金公主、嘉禾、邵氏三大華語片電影院線逐鹿香江(內地駐港的銀都旗下院線大可忽略不計)。要知道,如果沒有院線支援,排定最佳上映檔期,再好的影片也難賣座。
上世紀80年代,院線制度成為香港電影業的經濟支柱。除了邵氏、嘉禾可以自產自銷,其他獨立製片公司只能被院線“招安”,依靠他們提供資金拍攝電影。反過來講,金公主院線想獲得穩定的片源,也只有資助新藝城、永佳,甚至後來的徐克電影工作室和李修賢的萬能影業,這樣才有資格挑戰邵氏、嘉禾兩大院線。與此同時,嘉禾聯合邵氏打擊金公主的“雙線聯映”戰略亦危機重重,原來邵氏作品幾十年來都是片場流水線製作,水準參差不齊,所以雙線聯映的結果往往是製作精良的嘉禾電影大收旺場。
邵氏獲利既少,臉上又無光,絕非長久之策。於是,邵逸夫審時度勢,毅然停止製作電影,將旗下院線轉租給德寶公司,成功避開十年之後爆發的港片低潮。此前,德寶製作的電影一直排在嘉禾院線上映,但經歷多次黃金檔期和場次被“正宗嘉禾出品”擠掉之後,終於促使老闆潘迪生決定建立自己的院線業務。不久,邵氏院線改為德寶院線,香港華語片影市仍由這三大院線主宰……直到1988年又出現一條新寶院線,不僅打亂了香港電影的整體格局,更成為港片“由盛而衰”的重要伏筆。
新寶院線的創辦人陳榮美、馮秉仲原是雷覺坤金公主院線的合夥人,他們眼見港片市道正旺(外埠票房遠遠超過香港本土收益),東南亞、臺灣、韓國等地都願意投資港片賺取更大利潤,但因當時三大院線主宰香港電影業,外資雖然偶爾也能投拍港片,卻無法獲得院線黃金檔期及當紅影星主演。有鑑於此,陳、馮二位“太子爺”決定另組獨立於三大院線之外的新寶,專門充當外資和本港獨立製片公司的“中介人”,大家合夥開戲,拍出來的電影不僅可以在新寶院線上映,外方投資還可以帶回本土市場繼續盈利。
如此說來,新寶院線的成立應該是好事一樁。僅1988年,港產電影發行數量就激增到110多部,比1987年多出30部。自此,香港影人賺錢的“黃金時代”開始了,“劉十三”、“鄭九組”(意即劉德華一年拍13部電影,鄭裕玲同時跨九個劇組拍戲)等戲稱亦相繼傳出。事實上,莫說劉德華、鄭裕玲、鐘楚紅、張曼玉這些影星,當年連幕後攝影、武指、燈光、道具都身兼三四組戲,大家賺錢賺到瘋……彼時“如花”*仁還未入行,後來便經常聽前輩向他回憶慨嘆。他轉述給我時,則是一副心嚮往之、恨未趕上的惋惜神情。
三十年如一夢 港片興衰秘史(2)
客觀而言,多了一條新院線,對片源的需求自然水漲船高,票房總額也會大幅增長,如此種種儘管看似皆大歡喜,實際卻是隱患嚴重。首先,隨著低成本小製作(包括之前排不上期的劣片)有機會在影院公映,導致濫拍現象愈發嚴重。其次,本土觀眾的消費力跟不上港片產量猛增的步伐,至1992年,港片年產量已超過200部,但觀眾進影院人次卻比1988年減少1900萬人次。再者,由於院線增多、外資充裕,正好促使香港的獨立製片公司宣佈“獨立”,不必再做依附於三大院線的“衛星公司”。
長此以往,三大院線逐漸“人心渙散”,譬如嘉禾旗下的洪金寶、許冠文公司先後轉投“新寶”;金公主支援的新藝城老闆黃百鳴、麥嘉相繼跑出來與新寶院線合作《閤家歡》及《瘦虎肥龍》;“德寶”重臣谷薇麗(谷德昭姐姐)、高志森則分別離職自組公司。至於徐克、麥當雄的製片公司更是如魚得水,獨立於三大院線之外,從容藉助不同投資方攝製電影。這樣一來,三大院線逐漸喪失在香港影市“呼風喚雨”的地位。結果,德寶於1991年放棄經營院線(由永高接手),兩年後停止製作電影;1989年底,新藝城公司解體,金公主院線亦於1993年停止經營院線發行和製片業務,旗下電影院則被陳榮美接手,改組為金聲,與新寶結為姊妹雙院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