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臣用兵真正用到家的還有清代的曾國藩,曾國藩的學問也不錯,但與王陽明比顯然還差了一大截。王陽明一直被人們詬病的哲學在我看來是中華民族智慧發展史上的一大成就,能夠有資格給予批評的人其實並不太多。請隨便聽一句:
你未看此花時,此花與汝同歸於寂;你來看此花時,則此花顏色一時明白起來……這是多高超的悟性,多精緻的表達!我知道有不少聰明人會拿著花的“客觀性”來憤怒地反駁他,但那又是多麼笨拙的反駁啊!又如他提出的“致良知”的千古命題,對人本如此信賴,對教條如此輕視,甚至對某種人類共通規範的自然滋長抱有如此殷切的期盼,至少對我來說,只有恭敬研習的份。
王陽明奪目的光輝也使他受了不少難,他入過監獄、捱過廷杖、遭過貶謫、逃過暗算、受過冷落,但他還要治學講學、匡時濟世,因此決定他終生是個奔波九州島的旅人,最後病死在江西南安的船上,只活了五十七歲。臨死時學生問他遺言,他說“此心光明,亦復何言”!
王陽明一生指揮的戰鬥正義與否,他的哲學觀點正確與否都可以討論,但誰也不能否定他是一個特別強健的人,我為他驕傲首先就在於此。能不能碰上打仗是機遇問題,但作為一個強健的人,即使不在沙場也能在文化節操上堅韌得像個將軍。
我在王陽明身上看到了一種楷模性的存在,但是為了足以讓自己的生命安駐,還必須補充範例。翻了幾年史籍,發現在王陽明之後的中國文化史上最讓我動心的很少幾位大師中仍有兩位是餘姚人,他們就是黃宗羲和朱舜水。
黃宗羲和朱舜水都可稱為滿腹經綸的血性漢子。生逢亂世,他們用自己的嶙峋傲骨支橕起了全社會的人格座標,因此亂世也就獲得了一種精神引渡。黃宗羲先生的事蹟我在以前的幾篇散文中已多次提到,可知佩服之深,今天還想說幾句。你看他十九歲那年在北京,為報國仇家恨,手持一把鐵錐,見到魏忠賢餘孽就朝他們臉上刺過去,一連刺傷八人,把整個京城都轟動了,這難道就是素稱儒雅的江南文士嗎?是的,是江南餘姚文士!渾身剛烈,足以讓齊魯英雄、燕趙壯士也為之一震。
在改朝換代之際,他又敢於召集義軍、結寨為營,失敗後立即投身學術,很快以歷史學泰斗和百科全書式的文化巨人的形象巍然挺立。朱舜水也差不多,在刀兵行伍間奔走呼喚多年而未果之後,毅然以高齡亡命海外,把中國文化最深致和最感性的部分完整地向日本弘揚,以連續二十餘年的努力創造了中日文化交流史、亞洲文化發展史上的宏大業績。白髮蒼蒼的他一次次站在日本的海邊向西遠望,泣不成聲,他至死都在想念著家鄉餘姚,而虔誠崇拜他的日本人民卻把他的遺骨和墳墓永久性地挽留住了。
梁啟超在論及明清學術界王陽明、朱舜水、黃宗羲家族和邵晉涵家族時,不能不對餘姚欽佩不已了。他說:
餘姚以區區一邑,而自明中葉迄清中葉二百年間,碩儒輩出,學風沾被全國以及海東。陽明千古大師,無論矣;朱舜水以孤忠羈客,開日本德川氏三百年太平之局;而黃氏自忠端以風節厲世,梨洲、晦木、主一兄弟父子②,為明清學術承先啟後之重心;邵氏自魯公、念魯公以迄二雲③,世間崛起,綿綿不絕。……生斯邦者,聞其風,汲其流,得其一緒則足以卓然自樹立。
梁啟超是廣東新會人,他從整個中國文化的版圖上來如此激情洋溢地褒揚餘姚,並沒有同鄉自誇的嫌疑。我也算是梁啟超所說的“生斯邦者”吧,雖說未曾卓然自立卻也曾經是“聞其風,汲其流”的,不禁自問,那究竟是一種什麼“風”、什麼“流”呢?我想那是一種神秘的人格傳遞,而這種傳遞又不是直接的,而是融入到了故鄉的山水大地、風土人情,無形而悠長。這使我想起范仲淹的名句:
雲山蒼蒼,江水泱泱,先生之風,山高水長。
寫下這十六個字後我不禁笑了,因為范仲淹的這幾句話是在評述漢代名士嚴子陵時說的,而嚴子陵又是餘姚人。對不起,讓他出場實在不是我故意的安排。
由此,我覺得真正找到了自己的故鄉。
①後從姚業鑫先生的大著《名邑餘姚》中得知,那是日本海軍大將東鄉平八郎,在隨身攜帶的一顆印章上刻著“一生低首拜陽明”七字。
②忠端即黃宗羲父黃尊素,梨洲即黃宗羲,晦木即黃宗炎,主一即黃百家。
③魯公即邵曾可,念魯公即邵廷采,二雲即邵晉涵。
五
我發現故鄉也在追蹤和包圍我,有時還會達到很有趣的地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