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賓,卻無人敢用他;墨翟一生以非攻、兼愛為己任,在民間有著大批的追隨者,可列國統治者卻視墨家為洪水猛獸。歸根到底,這兩種學說並不適合當時的亂世,所以在列國中沒有市場,相反以富國強兵為任的法家則大行其道,爭先為各國所追捧。
列國都在獎勵耕戰,中山國卻別出心裁的推行“貴儒學而輕壯士”政策,致使“戰士怠於行陣、農夫惰于田”,白狄人血脈中的尚武精神很快就迅速消融,中山國也出現了“兵弱於敵,國貧於內”的局面,實力迅速衰退,到了姬尚手中時,中山國已經再無半點當年強盛之國的風貌了,只是在趙國的不斷蠶食下殘喘延續。
當然最重要的一點,儒學和墨家之說在中山大行其道的根本原因,正是司馬喜一手促成的。他在得到姬尚的信任後,不斷潛移默化的改變著姬尚的想法,提拔了大批華而不實,只會誇誇其談的儒生進入朝堂,執掌中山國。
所以司馬喜雖然心中不屑,卻裝出附和道;“文大夫所言極是,大王確實不用過於擔心,趙軍雖然勢大,卻不能長久,一旦長久,齊魏必出兵其後以牽制趙國。”
姬尚最為信任的就是司馬喜,他見司馬喜也這麼說,自然也就相信了,這才面色稍霽,鬆了口氣道;“如此寡人就放心了,當真是虛驚一場,只是那季辛實在可恨,只可惜他滿門已經被抄斬,否則寡人倒是可以一解心頭之恨。”
司馬喜笑著說道;“大王儘管放心,以後有的是機會。”
又想起什麼,面色一沉憂心忡忡的說道;“不過大王仍然不可大意,趙軍如今勢大,靈壽城內又兵微將寡,若是趙軍強行攻打靈壽,我們倒是棘手。不如快馬傳書丹丘華陽的歌關城,令他們火速刷主力軍返回靈壽增援,與我們大軍合兵一處,這樣依託靈壽的城高池深,必然可以萬無一失。”
“那就如愛卿所言,你自去安排就是。”
“微臣遵旨。”
第六十五章 中山狼(三)
原野之上,大隊的騎兵立馬靜靜的待在原地,雖有五千餘眾,卻幾乎聽不到任何人馬喧譁。
這些騎兵身著短襟胡服,外套簡易的皮甲,遠遠望去裝束與一般的胡人士兵幾乎沒有任何差異,只有那頭盔上高高豎起的“雉羽”才能證明他們是中原大國趙國的騎兵。
待見到騎兵們所佩戴的武器,高地優劣之分便一目瞭然。趙國騎兵無論是長弓還是短劍,其製作之精良,都遠非胡人所能比的。馬上的騎士們一臉的精悍之色,身材遠較普通士卒高大許多,胯下的坐騎也多是高頭大馬,膘肥體健,一些要害之處用皮甲緊緊護住,
顯而易見,相比於胡人那種上馬即可為兵的騎兵,趙國的騎兵無論是在素質上還是裝備馬匹上,超過的都不止一點半點,這也是為何趙人以胡人為師學習弓馬騎射,卻能將他們擊敗的原因所在。
在中原各國還習慣於車兵混雜步兵的進攻方式時,趙人已經率先發動了一系列的軍事改革,拋棄了沉重繁冗的車兵,而採用了更為機動靈活的騎兵部隊,在戰術思維上遠遠將各國甩在其後。這也是趙國之所以能在“胡服騎射”後短短的幾年內迅速興盛起來,軍事實力與秦齊相媲美的根本原因所在。
窮則變,變則通。正是面臨著絕境才會想著拋棄過去的一切舊的思維束縛,大力倡導新的變革,從而富國強兵。當年的秦國商鞅變法如此,如今的趙國的胡服騎射亦是如此。而昔日強盛的中山國,正是因為安於享樂、不思進取,才會淪落到今日山窮水盡的地步。
這支趙國騎兵在原地等待了大半個時辰,人尚未有事,胯下的坐騎倒是漸漸按耐不住,不斷有馬打著響鼻,不耐煩的刨著草地。在騎士不斷伸手輕撫鬃毛的安撫下,這才止住了騷動。
趙章一馬當先,在隊伍的最前列,探頭不斷的望向遠處,手中的馬鞭不斷揮起又放下,臉色露出不耐煩的神色。身後的田不禮想比則要安靜許多,正坐在馬上閉目養神,一副沒精打采的樣子。
雖是夏日午後,天氣卻是陰天,所以並不太炎熱。田不禮這些年習慣了錦衣玉食,再加上年事漸高,如今在趙國行伍之間倒是吃足了苦頭,整日腰痠背痛昏昏欲睡的。不過他人到也硬氣,這些日子來都是強咬著牙一聲不吭,每日只是跟著趙章不斷奔波勞碌,短短十幾天下來,倒是曬黑了許多,人也清瘦了不少。
遠處一騎飛快馳來,朝著趙章防線快馬加鞭而來,正是趙軍的斥候。趙章見此忙打起精神,催馬迎了上去,不待那斥候停馬便迫不急問道;“如何?”
那斥候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