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36部分

人不知什麼白狄,只知道效忠主上。主上能立於中山小人自當以中山為國,如若不能,我也隨你叛出中山!”

司馬喜心中一陣感動,卻不知如何說出。便不再言語,只是緊緊的看著孟石的臉,許久才問道;“孟石,你可信任我?”

孟石深深的低下了頭,謙聲道;“主上,小人的命是你給的,別說信任您,就算你需要我命的話也可以隨時拿去。”

“好,既然如此那請你就不要再問我原因了,我做事自然有我的打算,你無須擔心,如此可好?“

孟石見司馬喜一臉的言之鑿鑿,心中雖然還是不知道司馬喜的打算是何,但無奈之下也只好點頭答應。

“夜色深了,主上你還是早些休息吧,要是耽誤了明天的早朝,就罪過大了。”

“恩,好,那你先退下吧。”

“諾!”

……

第二日早朝,中山國的文武百官仍然像往常一樣整裝來朝,一個爆炸性的訊息卻在朝會上得到了證實,之前傳的沸沸揚揚的中山軍大敗原來是真的,朝堂上頓時議論紛紛。

惟獨司馬喜卻是面色如常,絲毫不見慌亂,這個訊息他早在所有人之前就已經得知。如今在中山,身為相邦的他權傾朝野,深得姬尚的寵信,凡是奏請中山王的,都是先經他過目再決定送不送予姬尚一閱。就連軍情也不意外,昨晚他已經得到了前線軍報,卻將訊息壓下了一晚,直到第二日早上才奏與中山王。

在得知石邑和縞城兩城降於趙人後,姬尚先是暴跳如雷,在朝堂上當著眾大臣的面破口大罵了起來,下令舉國四處搜查這兩名叛徒的族人。旋即又深深的害怕了起來,心想二城一失,中山國的南面就無險可守。

姬尚眼巴巴的看著臺下的諸多臣子,面帶慌亂之色大聲問道:“如今趙軍大軍壓境,諸位愛卿可有什麼好的辦法化解此次危機,但說無防。寡人洗耳恭聽。”

“大王無須慌張。”一名鬚髮盡白的老年人大步出列,一身白色的儒袍在身顯得格外的引人注目。

那人卻渾然不覺,仍然自信滿滿的自顧說道;“臣敢擔保,趙軍必將入從前一樣無功而返。”

“哦?”姬尚面色露出興奮之色,連忙問道;“文大夫為何如此肯定?”

那文大夫哈哈一笑,迎著眾人的目光說道;“趙軍有二敗之理,其一,趙國師出無名,無名而伐我中山,軍中將士必然多有抱怨;其二,趙雍此人性情暴戾,為人性情乖張,竟然脫去華夏衣冠去像那些胡人一樣穿著簡陋的衣服,此舉無疑是倒施逆行,趙國國內反對他的人一定如過江之鯉,相反我們中山國尊崇先王之道,行的是仁治。趙國以不仁伐仁義之師,焉有不敗之理?”

此言一出,滿朝竟有一小半的人出言附和,皆口稱極是。

司馬喜在一旁聽著心中冷笑不止,心想這便是腐儒誤國,明明死到臨頭了,卻還滿口先王之道,滿口仁義之說。宋襄公到是仁義,可是卻慘敗給了不仁義的楚軍,最後身死為天下人所笑。(宋襄公,春秋宋國國君,國小卻欲繼承齊桓公的霸業,不切實際地空談古時君子風度,為了守迂腐的信條在政治軍事鬥爭中處處被動,並且把仁義濫用在敵國甚至是敵軍身上,以至數次受辱,最後在泓水之戰中敗於楚軍)

不得不說中山國是個奇怪的國家。當初他們的先祖披荊斬棘,與晉國以及其後的趙國糾纏苦戰了數百年才創下如今的基業。中山曾亡於魏將樂羊之手,其後中山桓公卻靠著頑強的意志和族人堅韌不拔的精神,帶領著白狄族人打敗了魏軍,重新奪回故土立國,並迅速強盛起來,實力讓七雄不敢小覷。

桓公隨後的成公以及如今的中山王姬尚,卻不能居安思危,反而毫無進取之心。中原諸國為了富國強兵,皆推行變法,改革弊政,壯大國家的實力,惟獨中山國抱成守舊,不但不積極革新,反而一直在倒退。更讓人覺得匪夷所思的各國皆以法家之學為治國之術,惟獨中山國信奉的卻是儒家和墨家的學說,醉心於仁義和兼愛之說,儒墨兩家的信徒大量充斥在朝堂之上,竊居著中山要職。

儒家和墨家思想是為了拯救當時戰亂頻繁、生靈塗炭的社會國難所開的良方,換句話說就是號召諸侯停止兼併,實行王道和兼愛。這兩種學說雖然在民間有著大量的信徒,尤以儒學為甚,但其可用性卻大大不足,換而言之儒墨所學的經義完全是理想主義,適合天下太平時雖推行的,在愈演愈烈的諸侯兼併戰中,這兩種理想主義無疑是天方夜譚。

這就是為什麼孔子周遊列國,諸侯待之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