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20部分

在為以後做準備。”

曉羽當年是以優異的成績考入中國傳媒大學的。但上大學之後,她很快發現,面對著4年的專業學習,所有的同學都在同一起跑線上。而很多同學似乎並不打算只為專業“這一棵樹”而放棄了“其餘的大片森林”,她們紛紛在校外學習服裝設計、廣告製作、劇本創作等,把課餘時間安排得滿滿的。有著1米78身高的曉羽便上了模特培訓學校,用每個禮拜天的時間去訓練。一開始,父母曾擔心她會顧此失彼,但曉羽堅持了下來。

()免費TXT小說下載

“每一年都有大批藝校生畢業,千軍萬馬像擠獨木橋一樣拼命往娛樂圈裡擠。你要說你優秀,比你更優秀的人大把大把有的是,未來誰也無法保證,只能是多一條腿就多一條路!” 曉羽說。

她向記者描敘了現在一天的生活:6點多起床,然後去學校的公園旁讀一個小時的英語。8點開始上課,基本上每節課都要跑出來接幾個從模特經紀公司打來的電話,記錄下晚上要去參加的活動。中午,別的同學午休的時候,她就要開始準備鞋子、衣服和化妝用品。下午如果沒有必須要去的課,她一般要去給雜誌拍封面或者談一些廣告。

之所以現在就有了廣告“業務”,是因為曉羽曾參加了國內一家電視臺舉辦的“超級模特大賽”,並拿了冠軍。很多時候,學習任務和課外活動常常發生時間衝突,顯得千頭萬緒,曉羽也有過心力不支的感覺。但一瞬間之後,她總能又打起精神,露出笑臉。“怎麼講?這一方面是我的興趣所在,另一方面也是自己不得不去做的事情,因為只要稍一鬆懈,就會失去很多的機會。”

最後,曉羽認為,上了藝術學校,並不等於你的星光大道就是一片坦途,這一點需要每個學生心裡都清清楚楚。“我是比較‘貪心’:除了學好專業,也希望把愛好和特長髮揮出來。既然目標已經定下來,剩下的就是要付諸行動了。我會好好珍惜在學校的這幾年,這肯定是我一生中最重要的一段時光。”

“很多人認為,藝校女生就是思想浪漫,很‘瘋’的一群,其實我們都現實到了骨頭裡。”

採訪物件: 劉潔(大三)

第一次給劉潔打電話,她就說:“你過來請我吃飯吧。”而她給記者舉的一個事例更生動:如果你要問藝校的女生有什麼樣的愛好,幾乎都會回答:打籃球。原因就是打籃球可以長個子和保持形體。

劉潔出生在一個普通的工人家庭,父母從小對她的期望是能考上一所名牌大學,高中的時候,出落得清秀可人的劉潔卻讓父母看到了另一條似乎“更保險”的成功之路:上藝術院校。劉潔遵從了父母的意願。

“我現在挺普通的,還沒接戲,拍廣告也拍得很少,但我知道我不能對未來失去信心。”見面的時候,劉潔以這樣的開場白介紹自己。

她告訴記者,“劉潔”是她大二時起的藝名。之所以要取這個名字一是希望自己將來在娛樂圈這個大染缸中,永遠不要丟掉“純潔”;另一方面,“潔”也是“捷”的諧音,包含著自己對成功的迫切渴望。“你覺得我漂亮嗎?我認為只有成功的女人才是漂亮的。”她說。

劉潔對藝校女生感受最深的是:她們表面浪漫,其實是現實到了骨頭裡。她告訴記者,大二的時候,自己曾“如痴如醉”地喜歡過班裡一位男生,最後卻選擇了放棄。為什麼?她說,不光她是如此,藝校的女生都是很少與學校裡的同學談戀愛的,因為每個人心裡都很清楚:大家都是學生,在看不見對未來保證的時候,沒有人會認為交往下去是有前途的。

但是,在社會上很多人的眼裡,藝術院校女大學生卻是思想浪漫、“很瘋”的一群,在公共場合,她們總是能很快就和陌生人打成一片,面對生人熟人都可以臉不紅心不跳地大談自己如何如何出色。劉潔說,那些表面的瘋狂是以骨子裡的現實為基礎的,因為在娛樂界,自信和個性的張揚是成功的先決條件。“你不僅要相信自己是最好的,而且還要告訴別人你是最好的,這樣才有可能抓住機會。”

“我常常想我們的思想現實全都是來自精神上的壓力,普通高校的學生只在畢業時才感受到求職的危機,而藝校的學生大二就可以去拍戲了,競爭提前到來,可我們其實都還沒有準備好:我們的知識不夠,思想簡單,閱歷淺薄。我們願意嗎?但實際上已經別無選擇。”劉潔說。

藝校生的“實際”也正是記者採訪中深有感受的。在北大,10個學生中一般會有8個給你講臺海局勢;人大的學生則要跟你談談高校擴招後的就業形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