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285部分

一是增加耕地面積。而增加耕地面積最有效的方式便是拓荒,在這方面,教區的百姓們自發做出了一定努力,教區各地耕地的面積得到了較大拓展。不過開荒擴土的行為勢必會對環境帶來負面影響,與欒奕的初衷並不吻合。他不希望在數百年後,華夏廣袤的原野和森林在華夏兒女瘋狂的掠奪下再次消失,轉而成為供人居住的高樓大廈和蒼白的田地。所以,他非但沒有鼓勵百姓開拓耕地,反而專設法令對開荒懇田進行重重限制,將包括山川、樹林在內的所有非民用耕地全部劃歸教會,沒有地方教會許可,任何人不得將土地劃歸己有,尤其不能將其開發成耕地。

除了開荒,還有一種方式可以拓展耕地面積,那就是戰爭。就像欒奕現在所作的,佔下羌人雨水豐沛的河套平原,將草原民族的牧場,開發成漢人半畜牧、半耕種的天然農場。再比如佔據了河流充盈、氣候宜人,人口密度卻遠遠小於江北的揚州,並計劃將這裡打造成魚米之鄉,從而大幅度提高大漢糧草的年均產量。還有就是,在招降孫策的同時,他還得到了孫策從士燮手中奪來的交州。

所謂的交州也就是後世說的廣東、廣西一帶,加上大半個越南。這片21世紀的繁華區域,在聖元初年仍處於蠻荒時代。轄區領土內人口稀少,很多無主土地可以開發,也值得開發,並隨之為大漢增添許多耕地,進而產出大批糧草。

誠然,領土的拓展大大減小了通貨膨脹的現狀,糧草價格的增速日趨減緩。但是欒奕知道,人口仍在無窮無盡拓展,而耕地開拓的速度絕對不會跟上人口的增幅,糧草供需失衡的情況終有一日還會再現。

到那個時候,難不成又要出兵掠奪土地?萬一作戰失敗可怎麼辦?

欒奕不敢去想戰敗的後果,兵敗如山倒還在其次,其所引發的後續問題才是關鍵。由他一手打造的經濟鏈條將徹底崩斷,教區內部無需他族入侵,自己就會陷入經濟困境,大蕭條隨之而來。

所以,僅靠開拓耕地並不能解決糧食問題,解決問題的核心還在於增加單位耕地的糧食產量上。

對此,欒奕長久以來始終關注農業器具的更新,自鄭氏曲轅犁問世以後,在鄭渾和一眾工匠努力下,筒車、翻車等眾多灌溉器具先後出爐,大大提高了農業生產的灌溉效率。

同時,在地方教會神官指導下,相對富裕地區的耕農們在家中院落裡壘起了豬圈。日日將人的排洩物與豬食一併喂予豬吃,既養了豬,飽了口食,又在春夏兩季漚出兩欄肥料滋養土地。

人吃得飽有力氣,地吃的飽,生出來的莊稼也粗壯。糧產量雖藉此有所增加,但面對龐大的人口基數仍顯得杯水車薪。

由此可見,僅從技術層面增加產量在目前看來只能起輔助作用,要想從根本上大幅增加糧產,最好的辦法還是找到產量更大的作物。

想到這些,欒奕一下子就想到了占城稻。

所謂占城稻乃是產自於占城的一種稻穀,此谷特別耐旱,同時適應能力極強,無論旱地澇地都能成活,且無視鹽鹼。它的生長週期還很短,自播種至收穫僅用五十多天,在亞熱帶氣候下一年可收穫兩次,在江北溫帶氣候中三年可保兩熟。如果教區各地將它視為主要作物,糧產量必然得到一幅提到。

在正常的歷史軌跡中,占城稻在宋朝時才從越南引入神州大地,並迅速在江南地區推廣開來。現在,所謂的越南還是大漢交州的一部分,占城就是交州邊緣的一座小城,將佔城稻引入內陸比宋時要容易的多。

於是乎,佔據交州後欒奕第一時間任命頗通農事的原青州臨淄太守李肅為交州刺史,派人趕赴占城尋找生長週期短、耐寒能力強的高產稻穀,並以交州最為試點進行試種。

如果此稻真如傳說中那般優越,便在江南揚州、荊州推廣,進而推廣到大江以北,乃至整個教區。

李肅走馬上任之後,派出萬名士卒在占城四周四下找尋,逢人便問,遇山便進,可謂磨破了嘴,跑斷了腿,功夫不負有心人——大漢聖元十七年二月終於在一名當地老者口中得到了占城稻的訊息,並於距離占城不遠的巴威山中找到了第一批稻種。

將稻種帶回交趾郡,李肅薛了塊土地與當地資深老農聯合耕種。首次耕種的效果並不理想,種下的三百株水稻雖然只有二十餘顆存活,但卻印證了該稻生長週期確實很短的特點。

至於水稻枯死的原因,李肅覺得是耕種時節不對。遂選擇七月中又下了一批種。這次果然不負他眾望,九月初,三百株水稻全部存活,且各個顆粒飽滿。

他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