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7部分

族千年不變的傳統。只見,院內前首桌上一名老者滔滔不絕,內容無非是家族興旺,事事如意,云云。

乏味的演講直叫人昏昏欲睡。不過透過老者言語和眼神,欒奕卻逐漸獲知來者中幾個人的名諱,比如荀彧的父親荀緄,再有就是大名鼎鼎的荀爽了。

荀爽此人少時便才華盡顯。延熹九年(166年),太常趙典舉荀爽至孝,拜郎中,對策上奏見解後,竟棄官離去。敢炒朝廷魷魚,由此可見此人之牛。

欒奕不自覺將目光停留在他的身上。他身材高大,容貌帶著荀家特色的儒雅和俊朗,一身綢袍穿在他身上說不出的得體,玉帶纏身帶著濃濃的雍容氣息。似是覺出有人看他,他微微側了側首,尋到欒奕,異常和藹的跟欒奕點了點頭。欒奕回以微笑。

家主發完話,眾人共同舉盞潤喉。杯酒過後,隨著一陣鑼響,歌女和樂班登臺獻藝。

按理說,這樣的陳詞濫曲是入不得荀家人的法眼的,不過,也許是環境促使,亦或是別的什麼,往來食客們竟聽得津津有味兒。

幾曲唱罷!小武隆重登場,一段單口相聲《逗你玩》直讓眾人笑得前仰後合。隨後他又跟小柏聯合,接連說了數段,笑聲不斷,起鳳閣陷入歡樂的海洋。

相聲說完,壓軸戲該上演了。樂班再度登臺,悲哀的音律緩緩開啟。戲志才步若千斤,沉重的在戲臺中央站定,抖了抖衣袖,啟動了深沉的語調。故事的內容大體是:在一個寒冷的除夕夜裡,一位衣著單薄小女孩兒揹著一大捆柴禾在街上走。四下尋找採買柴禾的主家,可敲了十幾戶人家,都沒有一家人有購買的念頭。臨來前女孩的父親告訴她,如果不把柴禾賣出去就別想回家。女孩兒看著滿捆的柴,心裡酸澀極了。她實在是太累、太餓、太冷了,於是她決定大宅外的臺階上休息一會兒。寒風使勁的吹,小女孩雙腳、雙頰凍得發紫。她受不了寒意,便點燃了一根柴禾取暖……她睡著了,夢到滿桌美味的年夜飯。年夜飯比很多富貴人家的還要豐盛,正想吃的工夫,她被凍醒了。她又點燃一根柴禾,又睡著了……這次她夢到的是美麗的衣服,比綢緞莊賣的更美,正想穿在身上,又凍醒了。於是,她又點燃了一根柴禾,這一次她夢到的是慈善的祖母,她投到祖母懷裡,用祖母溫暖的胸懷滋潤自己,她沉沉地睡著了,睡著了!

改編後的《賣柴禾的小女孩》到這裡戛然而止,留下結局讓眾人自己回味。

戲志才富有穿透力的言語,繪聲繪色的敘述,直把人帶到了那個寒冷的冬夜。再配以音樂渲染,身臨其境之感油然而生。悲傷地氣氛開始在院內瀰漫,直將婦女、孩童的淚水逼了出來,更有甚者哇哇大哭。

在座的男子們相對沉著穩健,他們雖然也面帶哀色,卻更多的是透過故事來品咂其中的內涵。他們知道欒奕在說什麼,想說什麼,而在東漢這個昏聵的時代,他們又實在不知道該說點什麼!

澎湃地掌聲洶湧而起。既獻給講述故事的戲志才,也獻給編寫故事的欒奕。

欒奕、戲志才齊齊躬身答謝。行禮時在鼓掌人群之中,欒奕不自覺又將目光移向荀爽,恰好與荀爽四目相對。荀爽面帶微笑,衝欒奕連連點頭。

欒奕再次躬身行禮。

節目演完,宴會仍在繼續,大有不醉不歸之勢。欒奕和眾兄弟一如既往的躲在角落裡,一邊嗑瓜子,一邊藉著燭光讀書。

入神間,見一道人影向自己靠來。欒奕連忙放下書卷招呼郭嘉他們起身行禮,“荀彧兄,公達兄。菜品可口否?”來者竟是荀彧叔侄。

“甚好!”別看荀彧年齡比荀攸小,輩分卻是對方的叔叔,所以更具話語權。“賢弟故事寫的更好!”荀彧長欒奕四歲,故稱之為賢弟。

欒奕謙虛回應,“不敢當,不敢當。塗鴉之作,登不得大雅之堂。”

“賢弟切莫過謙。的確是好。”荀彧露出憂慮之色,接著說:“彧在故事中看到了大漢。”

欒奕暗想,我就是為了諷刺大漢才特意編的這個故事,要是尋不著大漢的影子才奇怪了。他露出一副悲天憫人表情,說:“奕發自內心的希望,《賣柴禾的小女孩》僅是個故事。”

荀彧若有所思的點了點頭。“剛才祖父發話,以後荀家每逢初一、十五定時施粥。對此,賢弟功不可沒。”

欒奕笑了笑,“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也!只有家家有田種,人人有工作,這世上才會真的沒有賣火柴的小女孩!”

“嗯?”跟在後面荀攸雙肩猛地一抖,不停低聲重複,“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授之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