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這樣在熱火朝天中漸漸過去,起鳳閣、易木坊諸多事宜漸入正規,欒奕、郭嘉他們終於可以清閒下來,做個快樂的富家子。這不過他們手中的財富都是自己親手掙下來的,捧在手心心安理得。
秋日的一個晚上。起鳳閣喧囂不斷,欒奕、郭嘉、單福、毛玠優哉遊哉地坐在角落裡,一邊品嚐著剛剛炒製出來的熱乎乎地西瓜子,一邊津津有味的傾聽著戲志才說評書,可謂瀟灑至極。
樂呵間,只見欒福走了過來,身後還跟著一人,看那人模樣像是權貴之家的家丁。家丁繞過人群,跨上木橋,穿過水渠來到欒奕身邊,躬身行禮,將門貼遞了過來。
欒奕打眼一瞧,門貼上赫然寫著“荀氏攸字公達”幾個字。
“竟是荀攸?”欒奕一愣,向家丁行禮問候。“不知荀先生有何吩咐?”
家丁舉止也很前躬,又從懷裡掏出一卷書信遞了過去。
欒奕展開細看,原是數日之後荀家準備在起鳳閣辦一場家宴,希望欒奕通融,到時候別接待其它客人。到時候荀家定會多出餐資,以彌補欒奕的損失。
荀家來訪,欒奕自是萬分歡迎。就算他們不說,欒奕也會幫他們包場。當即讓家丁回去轉告荀公達,他定會按囑託行事,並做好十足的準備,絕對不負公達所託。
說完,他隨手從袖子裡摸出幾個大子兒塞進家丁手裡。家丁推脫不過只好笑納。臨走時,欒奕又讓欒福給家丁成了幾兩瓜子,拿回家吃著玩。
家丁欣喜不已,這炒瓜子是起鳳樓新出的小吃,別的地方沒賣的,就連起鳳樓每天也就做那麼幾斤,想買都買不到。於是乎,物以稀為貴,再加上起鳳樓的品牌,炒瓜子的價格漲到了離譜的程度,據說現在的價位是40貫2兩,相當於半鬥糧食的價格,普通人家根本吃不起。而他,不過跑個腿而已就白得小半斤,賺大發了!
12荀府家宴
荀氏一族是潁川郡內的豪門大族,其名聲在大漢王朝都是排的上號的。族內子弟世代為官,傳至荀淑這一代,也就是荀彧祖父這一代,更是撫育出了八個優秀的兒子,人稱八龍。
如此豪門大族登臨,欒奕自然樂得結識。為此,欒奕提前一天關門歇業,把起鳳閣從頭到腳仔仔細細清掃了一遍。窗簾、地毯、桌布,該洗的洗該換的換。將起鳳閣捯飭的煥然一新。
節目方面,欒奕也費了一番腦筋。荀家之中多官宦,有些諷刺朝野的戲碼絕對不能上。歌女唱的曲子必須婉轉優雅,戲志才的評書……最好不講《聊齋志異》。可不講聊齋又該講些什麼呢!荀家人都是傳統士人,對於這部分來說骨子裡都帶著那麼一點憤世嫉俗和同情弱者思想。
想到這一點,欒奕立刻囑咐戲志才,晚上就講《賣柴禾的小女孩》的故事。
小武和小柏是欒奕從小廝隊伍中發現的兩個人才。嘴皮子賊溜,熱愛講故事,於是欒奕就將二人培養成了第一代相聲演員,人稱武柏組合。平攤開來也就是兩個二百五。他把二人喚來囑託道:“明日荀家宴會上,千萬別講葷段子,萬一引起人家的反感可就不好了。到時候,就講些積極的、向上的、幽默的,只要別整低俗的就行。比如《逗你玩》啊什麼的!至於葷段子,縣令丁老太爺才喜歡那玩意兒,等什麼時候他老人家來,又沒有別的貴客,再講那個。”
小武、小柏,點頭表示明瞭。
翌日,欒奕趕在約定時間之前,早早在門口恭迎,郭嘉等人和店中掌櫃、小廝們恭迎兩邊。
半柱香後,便見遠方鎮口塵土漫漫,開來一大隊車馬,細細數來足有十餘輛之多。車馬周邊是雄壯的家丁,顯然他們也肩負著一定的保鏢的任務。駕車家丁呼號不止,場面頗為壯觀。
不過片刻,車隊來到起鳳閣前,駕車人跳下車身,躬身彎腰。一個個穿著華服的荀氏家人就這樣走了出來。
參加家宴的荀家人約莫30多人,有男有女。荀彧和荀攸亦在此列。
欒奕諸人齊聲行禮,“歡迎光臨”,嚇了他們一跳,掩口過後隨即露出幾許受人恭維的得色。
跨門而入,起鳳閣內光景盡入眾人之眼。典雅的佈置引來讚譽不斷。
施施然落座,菜餚開起。小廝們在院落裡穿梭著,用嘹亮的音節上報菜名,“來咯!拌三絲一疊……宮爆雞丁一份兒。”標準的洛陽官話在院落裡此起彼伏,別有韻味,說不出的熱鬧。
“這位老爺,您選那條魚?”這是有人到渠邊選魚去了。“好嘞就這條,小人且給您捕來。”
宴會之前,家主講話是中華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