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話讓他左右為難。這次能順利拿下王守澄逼他交出兵權,一是鄭注與李訓判斷精準、用計得當,二是潁王李炎有勇有謀,臨危不亂,處置得當。為了轉移王守澄的視線,確保馬球場倒王計策成功,李炎甚至不惜千里跑到回紇曲澤部去冒險玩了場失蹤。
李炎的能力、實力和忠心都給文宗皇帝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輕易拋棄這樣一個得力干將,他確實有些不忍心。但凡事都有兩面,正因為李炎表現的太好,文宗皇帝心裡又不得不生出防範之心。
他想到了另起爐灶,但心裡實在沒底。他也知道李訓在外面招募了不少豪俠勇士,並且拉攏了朝中一些對閹宦不滿的大臣,其中甚至包括一些禁軍將領,只是這些人要緊時刻能靠得住嗎?
文宗心裡很清楚:閹宦就像跟在身邊的惡狗,要想除掉他們,只有一棍子打死,一擊不中,他們立即就會撲上來咬斷你的喉嚨。
“陛下……”李訓催問道,他看出了文宗內心的猶豫,他太瞭解眼前的皇帝了,心懷大志,卻又猶疑寡斷。
文宗重重地嘆了口氣,問道:“鄭注所議真的不妥當嗎?”
“陛下!”李訓突然加重了語氣,他看出皇帝的內心已經動搖了,現在要做的是堅定他的信心,不能給他任何退路,“鄭大人所議看似有理,實則大謬。假借王守澄葬禮將群閹引至京外伏兵一舉剷除。看似合情合理,實則不然。閹宦耳目遍佈內外,此計耗時太久,難免洩密,到那時打蛇不死反受其害。願陛下三思。”
“可是……”文宗有些為難,“朕已經答應了鄭注,難道要朕出爾反爾不成?”
“陛下勿憂,鄭大人所獻之計可一同施行,以為疑兵之計。”
“疑兵之計……”文宗眼前一亮。
半個月前,鄭注向自己獻了“除閹三策”,第一步,擢升仇士良,用其牽制王守澄,第二步,策劃宮變拿下王守澄,逼其交出兵權,賜死。第三步,假借王守澄葬禮,將群閹引至京外,設伏兵一體誅殺。
自己按計施行,竟是大獲成功,眼看王守澄束手,大功即將告成,李訓卻突然密告說,最近京中閹宦密探活動頻繁,鄭注所獻第三策已不能施行,他舉出大和四年宋申錫2謀除宦官失敗的教訓,建議自己儘早動手以霹靂手段除掉群閹。
文宗皇帝思慮再三,以手擊案道:“就依卿言行事,此事不必告訴鄭注!也……不必告訴潁王了。”
“陛下英明神武,除閹必成,大唐中興有望。”李訓伏地叩拜。
文宗心情明朗起來,他的眼神穿透幽深的殿堂,看到了一個明媚的晴天。
————————————註釋:1本章後半部分牽涉到歷史上著名的“甘露之變”,有關歷史背景請參見正文前的“背景資料”部分。
2宋申錫:字慶臣,湖南汝城縣(唐義昌縣府)人。生於公元760年。寶曆三年(826年)任禮部員外郎,大和五年(830年)任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宰相),與唐文宗密謀誅殺當權宦官,因洩密遭貶黜。大和八年(834年)卒於開州。
第19章 駙馬,打的就是你
如同來的時候一樣,宮裡的太監宮女們都心懷恐懼地看著楊昊一行。能躲的都躲開了,躲不了的就原地站立,彎腰低首,誰也不敢多看一眼。
紫宸殿就在眼前,它的壯美讓楊昊想起了北京故宮的太和殿。兩相比較紫宸殿的輪廓線條要顯得活潑簡約些,多了一份自然天成,少了一份人工雕琢。
殿臺拐角處有人攔住了去路:“內侍省監餘晨灣奉旨提審郭、龐謀逆一案,請將犯人交出來。”
餘晨灣三十出頭年紀,白麵三綹須,身材矮胖。
楊昊心裡咯噔了一下,在他的印象裡在內侍省當差的應該都是太監,想不到竟然也有長鬍子。他偷偷地看了眼汪春,他顯得很緊張,是下屬見到上司時的那種緊張。楊昊心裡突然冒出了一個念頭,一個能幫助自己脫身的大膽念頭。
他冷笑一聲:“你說你是餘晨灣,有何憑證?”餘晨灣一臉愕然,囁嚅道:“憑,憑證?什麼憑證?我這張臉就是憑證。”
楊昊哈哈大笑道:“你要是把鬍子割了,我就相信你。”
餘晨灣又是一愕:“關我鬍子什麼事?”
“旁人自然沒事,不過做太監能做到長鬍子,您也是古今第一人了。”楊昊嘲弄道。
餘晨灣的臉騰地就紅了,他一把推開過來打圓場的汪春,指著楊昊的鼻子罵道:“孃的,你敢說我是太監?”
“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