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晴見蕭明月趕來,心情似乎不錯,蕭明月轉達了郭太后和李昂的關切慰問,又直接問李晴:“殿下是要回京,還是趕去朔方完婚?”
李晴幽幽一嘆道:“按理說出了這等事本宮應該即刻還京向陛下和太皇太后稟明一切。可是真回去了又能怎麼樣呢,不過是讓太皇太后徒增煩惱罷了。不回去了,直接去朔方吧。”蕭明月又問:“那殿下是等送親使團來接,還是讓楊刺史一路護送去朔方?”
李晴問楊昊:“這邊地並不太平,你有把握把本宮平安送到朔方去嗎?”楊昊答:“臣肝腦塗地,以死報效。”李晴聞言寒了臉,頗為不悅地說道:“本宮問你是否有把握護送,不要張嘴就是死呀活的,聽著不吉利。”楊昊正色答道:“臣知罪,只要殿下願聽臣安排,臣定能將殿下平安送到朔方。”
李晴勉強擠出一絲笑容說道:“那就辛苦楊刺史了。”
楊昊把張伯中從中受降城調回豐安坐鎮,又將豐州軍政事務做一安排後,由水師營調大型艦船六艘沿河西進,再轉南下,鋒矢營與烈火營夾河而行一路保護。船過九連山後,因前方河道水流落差太大不能行船。眾人只得棄船步行,為防止馬匪和賀蘭山東麓一些遊牧民族劫道生事,楊昊命大軍沿河內側而行。
王崇文早已接到豐州的移文,李晴南下途中每到一地都會派出信使告知朔方的迎親使團。出了豐州,一連三天三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