型製藥公司發現這些措施有一定效果,自然地,它們開始熟練地運用這個手段——主要是說服醫生或健康計劃組織將那些昂貴的品牌藥加入到處方集中來。
州政府部門也在想方設法縮減它們的藥物成本。一些州立法機構正在起草一些規章,以便監管涉及州僱員、公共醫療補助接受者以及無保險者的處方藥的價格。同樣,它們也正在制定可以享受優惠的藥物的處方集。製藥業正在透過遊說議員的說客和律師團不遺餘力地與這些行為進行鬥爭。鬥爭從緬因州一直到美國最高法院,最終在2003年,法院支援了緬因州為更低的價格與製藥公司討價還價的權利,但是還有許多細節懸而未決。這場戰爭才剛剛開始,我敢肯定它在今後數年仍會繼續,並且會越來越引人注目。
近來,公眾表現出了厭煩情緒。眾所周知,美國人在處方藥上支付的費用比歐洲人或加拿大人多很多。據估計,大約有100萬到200萬的美國人透過網際網路從加拿大的藥店買藥,儘管由於該行業的極力遊說。1987年議會制定了法案認定除製造商外任何人從國外進口處方藥都是非法的。此外,邊境居民越來越多地選擇乘坐公共汽車去加拿大或者墨西哥購買處方藥。這些人多數是老年人,為了購買藥物,他們花的錢不僅比鄰國的人多,而且比本國的年輕人也多。老年人顯然有憤恨情緒,他們形成了一個強有力的投票人集團——對這一點,議會或州立法機構心知肚明。
2000億美元的行業(4)
該行業還面臨其他一些不為人知的問題。也許是巧合,事實上,每年的總銷售額約合350億美元的一些最暢銷的藥物,其專利權將在幾年之內陸續到期。這個從頂峰開始下跌的過程始於2001年,當時禮來公司(Eli Lil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