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6部分

長)。像阿倍仲麻呂這樣的文官雖不少,但軍人中非漢人的比率似乎更高。

但也不能說,在唐朝這世界帝國之中不曾有種族差別。

高仙芝打敗吐蕃軍之後,犯了一個錯誤,他把向上級報告戰績的“奏捷狀”直接送往了朝廷。高仙芝的官職是安西副都護,按通常的行事程式,他必須先向節度使報告,再由節度使向朝廷遞送“奏捷狀”。對此,節度使夫蒙將軍大發雷霆。《舊唐書》中直接引用了夫蒙的原話

——噉狗腸高麗奴,噉狗屎高麗奴!

十 怛邏斯之戰與造紙術的西傳(14)

直譯成白話文就是:“吃狗腸子的高麗奴,吃狗屎的高麗奴!”惡毒的言語間包含著歧視。

不過,節度使夫蒙也不是漢人,而是羌人。羌人主要聚居於青海一帶,是屬於吐蕃人的部族。

當時在軍隊裡,有從朝廷直接派遣而來的官員,名為“監軍”,職責包括監督戰果報告是否準確,防止粉飾戰功,等等,擁有向皇帝直接報告的權力。監軍大多由與軍隊瓜葛較少的宦官擔任。當時的監軍名叫邊令誠。

他火速向朝廷報告

——高仙芝為朝廷建立了有史以來的奇功,如今危在旦夕,願朝廷為後世的軍人著想,手下留情。

邊令誠的報告生效,朝廷把夫蒙召回長安,並升任高仙芝為節度使。

高麗人高仙芝就這樣攀上了相當於唐朝西域總督的高位。

這時,在中亞細亞的*帝國,正好處於從倭馬亞王朝向阿拔斯王朝轉換的時期。

翻越帕米爾三年之後的天寶九載(750),高仙芝又征討了石國。石國位於以現在烏茲別克塔什干市為中心的地區。征討的理由十分抽象,說是“未履行屬國之禮”。

高仙芝是個愛用計謀的人,在坦駒嶺讓人假扮敵軍就是個典型事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