們的意志都很堅強,他們普遍的說法是,“我們有兩隻手,不在城裡吃閒飯”。不少的同學都是帶著這句話自願進入了上山下鄉的行列。
任志強也有這種要強的心態,所以,在“上山下鄉”運動達到高潮的時候,任志強選擇去了條件特別艱苦的延安。
任志強走的時候,父母還沒“解放”,不過一直以來獨自生活的經驗讓他學會了照顧自己。他收拾好行李,帶了少量日用品和大量的書籍,另外還帶了一把刺刀。準備停當後,他從北京出發,3天后到達郭莊。
馮莊公社郭莊村離延安90多里遠,任志強和夥伴們夜裡兩點出發,步行六七個小時後終於見到了心中的寶塔山。爬上破敗的寶塔,任志強心中在充滿神聖感的同時,又有些許失望。為了紀念這次來之不易的朝聖機會,他特意爬到塔頂,在最高的塔樑上面刻下“到此一遊”,作為留念。
初中生到延安“就業”(2)
當時郭莊村共有20多戶人家,日子過得都不富裕,村委會的固定資產除了一輛架子車之外,再就是分糧用的鬥和升。“窮”是任志強對那個地方最精練的表達。
地裡是黃的(靠天吃飯,不下雨就顆粒無收),老漢頭上戴著的羊肚毛巾是白的,婦女穿著的衣服是藍黑的。大多數家庭住在土窯裡,喝著渾濁的井水,村裡所謂的學校只能上到三年級。那裡最有錢的算是地主,其實也就是略微好一點而已。擁有幾十畝地和一個14歲的童養媳算是地主最讓人羨慕的地方。
到達郭莊後,任志強和其他6個男同學一起住進老鄉剛剛為他們支開的一間“屋子”。這間屋子實際上是個羊圈,把羊圈隔開,羊圈的倉庫就變成了任志強和同學們的住房。
晚上睡覺的時候羊經常會叫,因為老鼠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