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7部分

題、經濟問題、政策問題。

任志強的部落格上全是枯燥無味的文章,記者問他為什麼不來點抒情寫意的東西,他說,那是無聊的東西。不寫就不寫,他還連帶著罵了詩人與作家。

…………

俗話說“三歲看大,七歲看老”,如果知道了任志強在小學作文課上的表現,我們對他如今為何有這麼“高深莫測”的文字就多少能夠理解了。

小學時,任志強的文字功底非常差,差到連一篇像樣的作文都寫不出來,差到老師說他“滿腦子都是阿拉伯數字,卻對伸著胳膊腿的中國字不感興趣”,差到老師急得實在沒辦法只得上門找任志強的父母談話。

那個年代,尊師重教氛圍濃厚,可想而知,教師家訪會給任志強以及他的家長帶來多大的影響! 。。

不太老實的小學生(2)

任志強的父母恭恭敬敬地將老師讓到屋裡坐下,送上茶水後,就站在老師的斜對面,低下頭,像是等待挨批的學生一樣。

這兩位可都是高階幹部啊,老師面對他們的恭敬有些手足無措,趕緊起身,擺擺手說:“就是小小的交流,不用這麼正式。”在一番客氣後,任志強的父母終於答應和作文老師同坐一張桌子跟前。

任志強呢?他正躲在門後,悄悄地偷聽老師的“告狀”,他緊張,害怕。他知道作文老師是為何而來,他更知道,嚴厲的父母在知道情況後,必定會有一番“大作為”!

“孩子作文太差,每次寫作文都那麼幾句話,還總說不明白,遣詞造句一點都不會。你們得好好教育教育啊!……”

送走了作文老師,任志強低頭站在屋中,他等待著“電閃雷鳴”的到來。可是,等了許久,沒有任何動靜。他忍不住抬頭張望,咦?屋中為何空無一人,父母呢?

最終,任志強沒有挨批評,而是等到了厚厚的一摞書。

如今,各大書店裡充斥著各種各樣的兒童讀物,可在那個年代,兒童讀物奇缺。左挑右揀,父母只找到一些適合成人讀的書,如《牡丹亭》、《七俠五義》、《水滸傳》、《三國演義》等;而適合孩子看的,只有《十萬個為什麼》、《趣味數學》。

翻看《趣味數學》的第一頁,任志強就發現自己已經喜歡上了這樣的書。他貪婪地閱讀著,從《趣味數學》到《十萬個為什麼》,繼而到後來的經濟方面的書,任志強沉迷於其中。

父母的本意是好的,希望任志強多讀書,從讀書中提高寫作能力。可沒想到,任志強是讀書了,只是,他讀的是數理邏輯類和經濟類圖書。就這樣,好的初衷因為“錯誤”的途徑而最終沒能達到預期的效果。如今,人們在誇任志強文字邏輯嚴謹的同時,還會批評他詞彙不夠豐富,不夠生活化,文字不夠優美。

一個人的宿舍

在大家的眼裡,身為高幹子弟的任志強,其童年生活很愜意,也很富有優越感。只是大家不知道,曾經是高階幹部的父母並沒有讓任志強找關係走“後門”去發財,而是嚴格要求任志強。

以李先念為師長的新四軍第五師是在中原地區進行敵後抗戰的隊伍之一,任志強的父母有幸在這支英雄的部隊中參戰。

那是一段難忘的經歷,然而任志強的父母卻很少向任志強談起。對於任志強來說,有關那段戰鬥的資訊,更多來自於與父母共同戰鬥過的前輩及其子女。

雖然是高幹子弟,但小時候的任志強也是除了在過年能有機會穿一雙新鞋或者買一件新衣服外,大多數時候都是哥哥穿過的衣服傳給姐姐,姐姐穿破後再加上補丁,最後傳給任志強。

有一年過年時,他們兄弟姐妹四人特意到照相館拍了一張合照,至今這張照片還儲存著。最醒目的不是他們穿的“新”衣服,而是每個人都穿著露腳指頭的鞋。

不過任志強兒時印象最深刻的是,星期六下午同學們都可以高高興興地回家,對從小學一年級就住校的孩子來說,週日能回家與家人團聚是件重大的事情。

同學們都高高興興地回家了,回去有零食吃,能和兄妹們玩,偶爾還會與父母去公園,但任志強卻時常孤單地留校。

繁忙的工作讓任志強的父母無暇照顧子女,他們從來都不會在工作與生活的選擇面前有絲毫的遲疑。他們早已把自己的一生都奉獻出來,包括這個家庭的一切。

當父母出差或者出國時,任志強就被“扔”到阿姨家裡。相比自己一個人睡一間很大的宿舍,被“扔”在阿姨家的待遇算是好的,起碼不用一個人面對無邊的黑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