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八仙’?”
“鐵柺李、漢鍾離、何仙姑、韓湘子、張果老、藍采和、曹國舅、呂洞賓,對不對?”
陳律師掰著手指頭數完,頗為得意地說。
馮爺撇了撇嘴說:“對個六猴 41 !‘八仙’有‘上八仙’、‘中八仙’、‘下八仙’,你能說得上來嗎?”
“這……我只知道‘八仙過海’的‘八仙’。難道‘八仙’還有上、中、下之分嗎?”陳律師納著悶兒問。
馮爺冷笑道:“要不我怎麼得罵你呢。你們這些小年輕看問題,只看個大面兒,對什麼都不求甚解,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知道點兒皮毛,就以為自己怎麼著了。‘八仙’的傳說始於漢代,《太平廣記》裡引《野人閒話》,稱西蜀道士張素卿繪八仙圖,這‘八仙’裡有李已、容成等等,一共八個人。元代也有八仙之說,跟你說的‘八仙’也是兩回事。現在流傳的‘八仙’,定型在明代。‘八仙’分為‘上八仙’、‘中八仙’、‘下八仙’。‘上八仙’有王禪、王傲、孫臏、毛遂、南極子等八位,‘下八仙’有柳下惠等八人,你說的是‘中八仙’,懂嗎?接著說,‘狗咬呂洞賓’是怎麼回事?”
“這還不好解釋嗎?不就是呂洞賓養了一條狗,這隻狗後來對他變了心,把他給咬了,所以留下一個俗話,人們常說‘狗咬呂洞賓,不識好人心’。我說得對吧?”
馮爺突然冷笑道:“對?我真想抽你一個大嘴巴!北京人有句俏皮話,老鴰頭上插雞毛,假裝鳳凰,你懂不懂?你呀,打磨廠的大夫,懂得嗎(董德茂)!不是我踩咕你,你呀,喝洋墨水太多了,民間老百姓的學問,你是蛤蟆跳井,一點兒不懂(撲通)!狗咬呂洞賓,就是狗咬嗎?哼,你玩兒去吧!”
“那不明明是‘狗咬’嗎,難道還是驢咬、馬咬嗎?”
馮爺乾笑了一聲,說道:“真是狗帶嚼子,胡勒!我罵了你幾句,也不白罵你,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