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4部分

生產資料的流民,連年的戰爭也讓許多奴隸們失去可以依靠的生活條件,尤其是像春秋時期的齊國,那是一個依靠商業來生存的國度,戰爭讓他們只好流離失所。秦國實行的“重農”政策即使與他們原先的生活方式不同,但畢竟讓他們有了可以依靠的生產資料。而秦國本身又是一個地處戎的國家,有大片未開墾的土地,只要自己勤勞,生活是沒有問題的。其實,在任何時候,人民的願望是極易滿足的。在戰國後期,秦國迅速強盛起來就不存在任何困難。“重兵”,這是一個帝國必須要進行的,尤其在諸侯爭霸的時間,“重兵”既是保證國家安全的一個重要方法,有時可能實現佔有別人資產的條件。獲取財富最簡單易行的辦法就是對弱小的貴族發動戰爭,直接奪得他們的財富和奴隸。

一策可以興邦,一計可以定兵。既然有短平快的辦法,為何要去選擇繁重的禮儀呢?這樣就會顯得孔子的儒家思想就是一個半吊子理論,尤其在澀澤容一身上我們不難發現:澀澤的《論語》是對他的對手(包括他租用的工人)而言的,算盤才是他自己的。

夏代用的是“德”來進行統治,商代用的是“禮”來進行統治,周代用的是“孝”來進行統治。從商代晚期的甲骨文殘片來看,“德”即“得”,甚至是無“心”的“德”,這是漢字演變過程中的同義字,和“禮”為“直”、“孝”為“老”一樣。不過,從這些殘片我們不難發現,孔子遵從的“禮”已經在商代就已經形成了完整的體系,商代的殷人是文化技術比較先進的部落,周武王消滅了“紂”及其他的統治地位,“周”部落還是繼承了“殷”部落的文化,怎樣實現周部落所繼承的統治地位合法化?周武王分封了八百諸侯,八百諸侯其實就是我國最早的姓氏來源,也是我國“宗”的來源。可是什麼是“德”“禮”“孝”?其實內容很簡單,“德”就是做事做得適宜,於人於己都過得去,無愧於心;“禮”就是“祭祀近祖,禮節無須隆重”,從這個意義上講近於“豊”。至於“孝”的含義我們還是先看兩件事:一是殷王小乙死後,他的兒子武丁曾為他守喪三年,沒有理喻國事;二是武丁的兒子孝已對他的父母很孝順,只是因為他母親早死,他父親誤聽他後母的話,把他放逐死了,後來許多人非常哀悼他。從這兩則故事我們開一看出“孝”的具體含義,那就是如果每下一代都對他的上一代父母施行孝道,甚至追蹤紀念,那麼,人們腦子裡對於先祖不僅不至於忘記或模糊,反而因為盡了“孝”而起的情感濃厚,並使之深刻化。

不過,到了孔子生活的年代,“禮”的含義又增加一些,具體來說有兩條:一條是“禮”是“經國家,定社稷,序民人”的;另一條是“禮”的目的是在於“民不遷,農不移,工賈不變”。這兩條的中心意思其實很明顯,就是要奴役人民,讓他們固守各自的工作,不得產生逾越的思想。而且,在周朝的晚期,“禮”的內容已經不僅僅是開始的“禮”,並且增加了“德”和“孝”的內容。其實,這些內容在東周前都涵蓋在陰陽學說裡。但,陰陽就不僅僅是這些內容,它還包含了樸素的真理,比如“五種物質元素說”、“矛盾變化”等。在孔子的教育系統裡,“禮”是增加了還是減少了,也許只能等孔子從墳墓裡鑽出來告訴我們,但有一點我們可以肯定,那就是他僅僅繼承了周朝初期的“禮”當中的唯心的部分,也就是說孔子不可能看見人對自然的改造能力和征服能力。

要明白這些東西,我們只好從孔子以及孔子的徒子徒孫們的理論體系來尋找。

《尚書》又稱《書》,是公孫鞅所列出的禁書之一,也是我國古代最早的一步歷史文獻彙編。據說是孔子編訂,但根據歷史學家考證不是出自一人之手,更非成於一時,而是經由長期流傳,最後到春秋戰國時期定型,是儒家奉旨為經典的歷史鉅著。《尚書》裡記錄的是國王和大臣有關國家大事的言論以及政令檔案,大部分內容是帝王對臣民所發表的訓令和向軍隊宣佈的誓師詞,還有大臣們對君王提出的建議和規勸。目前存在的《尚書》系後代儒生們根據自己學說要求進行編訂的,根據其他學說對《尚書》的引據,這部歷史鉅著合計有四十餘篇,今存二十餘篇。依照現存的《尚書》,大致可分為:典,堯舜等人的言論、事蹟;謨,舜禹等人討論政治的談話;訓,記載商代大臣教訓商王以及王子的話;誥,上級對下級的指示和君王對臣民的講話;誓,士兵征戰時或交戰前宣佈的誓師詞;命,君主獎勵或賞賜臣民所下的命令。

《詩經》,大約成形於公元前六世紀前後,當日苟子在所作的《勸學》篇中已經將《詩經》、《尚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