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陣子城中外人確實不少,而且頗多騎馬或坐著小轎的有功名的老爺,他們多半還有三五個長隨伴當,或是書僮模樣的小廝跟著,身上揹著筆墨紙硯和食盒,一看就知道是風雅之士。
顧廷義推的額角見汗,到城中丁字大街前時,停下車來擦汗。
看著過往的秀才相公生員老爺們,他的臉上露出黯然之色。
“萬般皆下品,惟有讀書高……”他情不自禁的喃喃自語起來。
“阿哥,也不一定。”顧廷義看出兄長的情緒不佳,當年顧廷義學問不差,如果讀下去童生可以輕鬆到手,如果中了秀才,一家的景況就會大大的不同。
可惜顧家沒有那種家底敢搏下去,宗學也就不要學費,紙張要的,筆墨錢要的,還要帶飯,供養個青年男子不事生產,只消耗不產出,普通家庭不到萬一是不敢做這樣的拼搏之舉。
“怎麼不一定?”
“松江宋家的子弟,誰不羨慕?還有南京的李家子弟,哪一個不是人中龍鳳?”
“經商是賤役啊。”
“得了吧。”顧廷秀撇嘴道:“常州府,蘇州府,哪一個大老官沒有買海船和絲廠的股子,大哥你的話我就贊同。”
顧廷義一時無語,他這樣的讀過書的百姓,天生對讀書相公和舉人進士出身的老爺們有敬慕之心,可現實和書本上的完全不一樣,大家嘴裡說的是道德,心裡想的是生意,舉目江南,真正保持傳統的耕讀傳家習俗的讀書世家,真的是百中無一。
確實也是誘惑難當,幾十年前,世家還多半隻是經營土地和讀書舉業,幾十年下來,隨便賣些貨合股出海,一船絲出去,半船銀子回來,縱十家八家合夥,十年八年的就能攢出幾千畝地的身家出來,這樣的大誘惑,誰受得了?
各種泰西來的奢侈品,南洋來的種種奢華奇巧之物,倭人的寶刀,珍寶,哪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