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5部分

顯然不是,另外一些因素也對決定人的性格起著重要的作用,比如說,我們不管體質的饋贈如何,身體或感情的濫用都會給我們的體質留下創傷。有很多的書都是描述了體質對我們身體的影響,而我們則是鼓勵您將體質和環境因素相結合,以便能理解體質對我們身體和容顏的塑造作用。

體質作為一種生命現象,在正常人群中,大致分為八類。在這裡我首先要說明,體質現象客觀存在,多樣複雜,體質分類則是人為劃定,涇渭分明。將體質進行大致的分類,是為了養生有規矩、有原則、有方向,所謂“沒有規矩不成方圓”,分類還可以使我們明白生命、體質存在差異性。《黃帝內經》中將人分為太陰、少陰、太陽、少陽和陰陽和平之人5 類。這跟現在的中醫8 種體質又有何關聯呢?太陰之人,也就是我們所說的陽虛體質、痰溼體質、血瘀體質等;少陰之人也就是我們所說的氣虛體質、血虛體質等;太陽之人也就是熱體質(偏向於溼熱體質)等;少陽之人,也就是陰虛體質等。總之,每個人的體質都有相對不足的薄弱環節和軟肋,當然也有優勢和強項。

氣虛質(1)

氣虛體質的判斷方法

如果你是氣虛體質的女孩子,那麼你平時遇到生理上最大的不適應一定是氣短和平時容易感覺睏乏, 《黃帝內經》是我國最早、最全面論述體質的醫學文獻。其中提到:“人始生,氣成精……精化成氣。”在中醫理論中,氣就是我們維繫生命程序的力量。《黃帝內經》認為,人體質的個體差異是從出生時候就開始的,我們每個人的生命活動都存在於先天和後天力量所共同耕耘的土壤———體質之上。通讀完《黃帝內經》,雖然找不到“體質”二字,但其實貫穿於《黃帝內經》之中的骨骼中柱就是體質。《黃帝內經·靈柩·通天》中提到:“凡五人者,其態不同,其筋骨氣血各不等。”這句話的意思也就是說,不同的人在體型、性格、臉色以及飲食方面都會有一定的差異,但更重要的差異並不是這些表面現象,而是我們身體內部氣血的多少。《難經·八難》中也說:“氣者,人之根本也。”《類經·攝生類》中也提到:“人之有生,全賴此氣。”弄清自己的體質,就好比找到一雙合腳的鞋,女人們大抵只有這樣才不會美的盲目,美的表象。

氣血在我們身體內部的工作情況我們當然不會知曉,但是我們卻可以從我們外部表象來知道氣血的工作業績。氣血的成績單可以分為九種,也就是我們常說的九種體質:平和質、氣虛質、陽虛質、陰虛質、痰溼質、溼熱質、血瘀質、氣鬱質、特稟質。

氣虛體質究竟怎樣判定呢?如果一個人的表現符合如下特徵中的三項,基本就可以判定這個人為氣虛體質:說話沒勁,經常疲乏無力;體溫偏低,一般都在℃以下;劇烈運動過後,渾身提不起勁兒,所以也就不是那麼愛好運動與鍛鍊;經常出虛汗,夜晚容易盜汗,呼吸比較短促;性格趨於內向,情緒不穩定,膽子較小;比較安分守己,少有侵佔的意圖;抵抗力比較差,容易感冒,感染病原體後抗病能力弱且難以痊癒;容易患內臟下垂等疾病(沒辦法,體溫低,氣血虛弱,提不上來自然容易下垂)。

看看《美容大王》,如果真像大S 所說的那樣白得像衛生紙,白得像日光燈的話,我們只是拿一種假象的顏色去掩蓋我們的真實。夾著書本、戴著眼鏡、身體比較單薄、不苟言笑的“白面書生”,大多都是氣虛體質;長期從事體力勞動的人也容易氣虛,一方面是缺乏運動,一方面是勞累過度,都是不利於身體健康的。

氣虛體質的調養可比平和體質費心得多,關鍵一點在於“補氣”,如何補氣?要補氣,先健脾。多吃黃豆、扁豆等豆類食物(豆類食物一定要煮熟,以防中毒),然後稍微多吃一些肉食,雞肉、牛肉、泥鰍輪換,香菇、桂圓、大棗、蜂蜜、榴蓮等溫熱補血氣的食物可以當作點心吃,耗氣的食物則要少吃,什麼是耗氣的食物呢?肉質不緊實,吃到肚子裡面容易放屁或者咕咕叫的食物,譬如生蘿蔔、生紅薯、空心菜、檳榔等。

此外,氣虛體質還要加強體育鍛煉。生命在於運動,氣虛體質更加要重視運動了,因為自己本身氣血比較弱,體溫偏低,少有運動的激情與慾望,所以,氣虛體質者首先要明白一個道理:運動可以燃燒脂肪,提升體溫,讓自己的氣血可以更舒暢地流動。氣虛體質不適宜做那些大負荷的運動,運動之初儘量避免團隊運動,譬如打籃球踢足球什麼的,對於氣虛體質的人來說,太勞心勞力了,一不小心被哪個虎虎生威的隊友撞一下,可能半天緩不過神來,所以應該選擇比較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