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中聚集。如果能在危機中屹立不倒,手中又有足夠的資金,就能達成物美價廉的交易,而且你還扮演著“救世主”的角色,你可以挑三揀四,把優質資產的價錢壓到“令人髮指”的地步,但賣方仍迫不及待地要將資產出售。
稀少的刀俎,眾多的魚肉,這就是大蕭條所帶來的經濟怪相,處在食物鏈上端的企業居高臨下,看到了遍地的機會。危機催生了一個大企業時代的崛起。
即使在19世紀中葉,亞當·斯密的國富論仍然有市場,“我們的晚餐不是出自屠戶、啤酒商或麵包師的恩惠,而是出於他們自利的打算。我們不要向他們祈求憐憫,而要訴諸他們的自利之心,我們也絕不向他們談論自己的需要,而只談論對他們的好處。”經濟的快速增長,是那隻看不見的市場之手在對成長路徑的任何偏離加以糾正。然而,企業規模越做越大、資本越積越多的同時,也會對經濟偏離正常軌道熟視無睹,經濟危機就爆發了。
經濟危機中,“船小好掉頭”的中小企業沒有任何優勢,一個浪頭打過來,他們就陷入了破產的深淵,再無翻身的餘地,這反而加劇了大資本吞噬小資本的機會。大資本與小資本已是*兩重天,大資本打著“抄底”的旗幟滿面紅光,而小資本則愁眉苦臉地等待被大資本吞噬。於是,壟斷組織以一往無前的速度發展著。
大生產一方面為逐利而瘋狂血洗中小企業,另一方面為明哲保身,強強聯合成為一個壟斷經濟同盟,獨佔生產和市場以攫取高額利潤。卡特爾、辛迪加、托拉斯都是我們常見的壟斷組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