緩緩移動的城牆,後方的弩箭手在統一的指揮下,不斷對天空拋射著破空的弩箭,嗖嗖的聲音,就像一輛效率超高的清潔車,任何落入弩箭打擊範圍的生物,都遭到無情的毀滅。方陣中間是數排長矛手,高舉的紅纓長槍筆直向天,看上去就像一片紅彤彤的山林,讓人眼皮直跳。在方陣的兩翼和後側還有少量的輕騎兵,作為防護和支援的機動力量,整個戰陣看上去就是一個移動地堡壘。堅固而危險。
對於一般騎兵來說,這種防守嚴密的重灌步兵是非常難纏的對手。蒙古騎兵對付他們一般有兩種方法,一是讓騎兵在大範圍內圍繞步兵戰陣機動,拖疲拖垮他們,爭取找到或創造出攻擊點,分割消滅。再就是讓重甲騎兵和輕騎兵互相配合,對某一點進行集中打擊。爭取將對方的陣形刺穿,並用兩翼迂迴的輕騎兵拖延住戰陣對打擊點的支援。讓重甲騎兵刺穿戰陣,分割圍殺。
這兩種方法對付重步兵戰陣都很有效,只要利用的好,可以只付出很小一點代價就全殲重步兵。但這卻有著一個前提,那就是雙方對決地時候,地點,時機。將領的戰術,都對蒙古一方有利才成。畢竟方法是死地,人卻是活的。
若是在平原上作戰,樊澤這支部隊再多十倍,都不夠蒙古騎兵看的,但用在此時,用在此時的防守反擊上卻是再適合不過。
追擊潰兵的大部隊被忠孝軍纏住,少部分騎兵對於這種移動的城堡毫無威脅。而對方更不可能跟隨他們去機動,這支重步兵的目地就是阻截住蒙古騎兵趁機對灤陽的突進。
他們只要排成一排,緩慢的向前逼近,將蒙人趕開,為灤陽整頓部隊爭取時間就好。
這支重灌步兵的加入,對於水深火熱的金人潰軍來說。就是冰火兩重天,若他們不注意的衝撞了這支軍隊,迎接他們的絕對是發亮的長槍,毫無認同他們是戰友地意思。可若他們繞過這支部隊,後方追來的蒙古人卻會被他們攔截住,讓他們得以逃脫蒙人的屠刀。
金人的潰兵很快就發現這個秘密,不用任何人指揮,他們就繞過這支步兵,從各個方陣兩邊的空隙向後方逃離,若蒙古騎兵也想插入這個空隙。迎接他們的除了弩箭。還有橫刺地長槍。
樊澤訓練和指揮的重灌步兵極為嚴整,先用部隊擺出一個個小方陣。然後互相鑲嵌形成一個大方陣,各部即獨立又可互相掩護,錯落有致,而且還不會因為某一個小方陣的崩潰而影響整個方陣,最值得稱道的就是他的方陣和方陣之間還留下足夠通行的空隙,若他想讓你透過,你就可以毫髮無傷的過去,若不想,兩邊稍微一移動,弩箭長槍之下,何人能存?
特別是兩翼和後方少部分的騎兵,更是神來之筆,若蒙人從兩翼撲來,這些騎兵就可以在戰陣弩箭的支援下和敵人作戰,防護兩翼,若敵人從後方衝來,他們也可以稍微阻攔一下,為部隊的轉向贏得時間。若某個方陣情況緊急,他們還可作為預備隊投入進去,減緩一下壓力。
只要不是劇烈地大範圍移動或者士氣崩潰地逃竄,這樣的步兵方陣是很難從正面突破,反到是衝擊地騎兵要迎著密集的弩箭,冒著巨大傷亡的代價,承受一無所得的打擊。
這種使用重灌步兵的方法,可說是樊澤這麼多年來和蒙人作戰的經驗總結,除了無法應對蒙人的大範圍機動外,對於其他比如重甲衝陣,驅趕俘虜,牛馬牲畜都可應對。從這個意義上講,樊澤的確可以稱的上金國重灌步兵指揮第一人。
只是這種方法的缺點和優點同樣明顯,就是訓練這樣一支部隊,人力物力上的要求實在太高,特別是訓練,沒有成年累月的訓練,根本看不出成效,而且在金國面對蒙古人的戰場上,所起的作用實在不高,除非正好撞上,否則這支部隊更像是擺設,因此金國朝廷對於樊澤所建立的重甲步兵,更多是一種不支援,也不反對的態度。
這支重步部隊是樊澤的心血結晶,是他竭盡全力打造的部隊,他將之命名為‘鐵龜軍’。因為朝廷的不支援,樊澤又是屬於義軍系統,整支鐵龜軍只有三千人,而且都是他自己招募的部下,大部分裝備也是他自己想法解決,巨盾是用大樹製成,長槍也是普通步兵裝備,在長度上比宋軍重步兵用的要短,抗衝擊上,也有差距。對於重甲步兵最重要的重甲,他甚至是用棉襖加普通步兵的皮甲代替。
唯一值得一說地就是鐵龜軍手中的弩弓,這到是樊澤經人介紹。從宋國走私總經理——蘭,手中購買的走私貨,都是前宋軍用的制式裝備,效能優良可靠,讓鐵龜軍的戰力倍增。只是種類單一,數量太少,和宋軍重甲步兵多種弩弓並用的大氣。完全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