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4部分

館黨史陳列部的李俊臣,結束了“五七”幹校的勞動,回到了城裡。自從“文革”開始以來,他已好多年沒有機會檢視外國文獻了。回到北京之後,他才有機會到北京圖書館翻閱資料。

前些年日本出版的《東洋文化》雜誌上的一篇文章,引起了李俊臣的注意。這位三十一歲的壯實男人,從十八歲起便在革命博物館當解說員。喜歡鑽研學問的他,漸漸對中共黨史發生興趣,著手研究。他看到《東洋文化》刊載藤田正典教授的論文《關於中國共產黨一全大會、二全大會、三全大會檔案的研究》,聚精會神地讀了起來。儘管他不懂日文,感謝“老天爺”,日文中有一大半漢字,使他能大致猜出文章的意思。比如,“一全大會”顯然也就是“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他不光看正文,而且連文末的註釋也不放過。從一條註釋中,他得知重要資訊——美國哥倫比亞大學出版了陳公博的《共產主義運動在中國》一書!他求助於友人週一峰,希望把藤田正典的論文譯成中文。

週一峰何許人也?周作人之子!他日語純熟,而且當時正在北京圖書館裡工作,是最合適不過的翻譯。然而,一向小心謹慎的週一峰一聽要翻譯關於中國共產黨的論文,而且又涉及什麼陳公博——當年周作人曾與陳公博一樣都當過漢奸,他理所當然地推辭了,要李俊臣“另請高明”。

李俊臣看出他的顧慮,趕緊說道:“你來講,我來記。出什麼問題我負責。”好不容易,週一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