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74部分

流的,看了看,到了草橋關,河水始廣,可上游水位依然慘不忍睹。甚至某些河段,捲起褲腳,趟著水就過去了。

韋弘機又讓石匠試了試河床岩石的堅固,倒不全是堅石,有的地段也有石灰岩。但不全部是石灰岩,還有的是青崗巖,同樣很是堅硬。韋弘機又皺起眉頭。想修丹水,工程量又是巨大,長達八百多里路,下游的險灘要去除,同時也要加深加闊。雖然說只是就著原有的河道略略修葺一下,可自草橋關起,就得要大修。至少讓丹水中這種鰍子船航行到龍駒寨,甚至商州。從商州到灞水,再用平板船,與陸運互相補充。

修可以,不象是三mén,有大河天險,用人堆都不行,強堆多少民夫,準讓河水溺死多少民夫。可是工程量之巨,也不是唐朝國力能允許的。沒好氣地說道:“殿下,這幾天臣轉了轉,倒有一策,決漢水直山,鑿山通道伊水,連線漢丹伊三水直通東都。”

李威知道他說的是反話,呵呵一樂,說道:“也不是不行,不過飯總得一口一口吃。”

韋弘機更鬱悶了,難道太子又能動心?

又到下游轉了轉,返回京城。

一到京城,就被喊到了大明宮。

李治病情稍稍好轉一些,jīng神還是很萎靡,第一句就問道:“弘兒,你想興修兩渠,用意雖好,可朕問你,財政從何而來?”

也就是錢從何而來。其實韋弘機也在納悶,想不出好辦法,基本是修不成了,想出來好辦法,花費巨大,太子從什麼地方變出錢來?

第二百五十五章 殖民

第二百五十五章殖民

自己下令懸賞開石之法,父親也會知道自己治渠已決。因此,將自己的想法說了出來。

然後又解釋道:“父皇,不是兒臣要興商,是從他們口袋裡將錢掏出來還之於國還之於民,否則所謂的取之於民,用之於民,最後成了取之於貧苦百姓,用之於富人。國家困窘,百姓困窘,只有少數人越來越富。但強行取之,又有憤怨,所以給了他們一條道路。雖然會讓一些百姓出國,可多出來的財力,可以用於百姓身上,少死更多的民夫。”

正好藉著這個機會,將航海政策放鬆一下。但怕父親不肯,因此又解釋了一番。

誰知道李治沉思了一下,又問道:“只怕不夠。”

李威心中有些驚訝,立即反應過來,雖又是牽運商人,可是為了治渠,解決關中根本,在這個大框架下,即使是父親,也不得不低頭。於是又說道:“興修水利對國有益,對民有益,無論是都江堰,或是大運河,甚至造福百姓千萬年。但興修水利,也如治病,病來如山崩,病去如ōu絲。為了使病情痊癒,一味以虎狼之驅之,反而得不償失。因此,我朝多有水利,民以為利,國家平靜有功。煬帝修一條大運河,反而國破家亡。正是急耳。兩渠工程浩大,想一蹴而就,縱然有了財力,也沒有這麼多民力。兒臣又看了看,心中有一個想法,不可全部動工。先將廣通渠整理出來。”

也不容易,一條廣通渠長達三百餘里,已經淤塞,還有截灃滻之水,注入渠中。工程量大,如用力役形式奴民,民力負擔重,如以募民形式動工,財政負擔重。

當然,此渠如財力充沛,依有作為,只是重新疏通,不是開挖新渠。一旦疏通好了,利於灌溉,又能利於通航,廣通渠為主,渭水以輔,只要船舶過了三就能立即通達京城。

李治額首了一下。

李威又說道:“然後是開石,其他幾處水利,皆是需要開山鑿石。沒有好的開石方法,財政無法支援,又極傷民力,甚至會有許多民夫因此而死亡。兒臣認為只好等候。因此,興修需數年時間。蘇州港一開,直接貫穿江河,抵達兩京,會有更多商賈心動。一年不夠,兩年,兩年不夠,三年,正好徐而圖之,跟上開渠的節奏。有了財政,有了開石新的技術,就可以開工下面工程,先治理丹水下游,然後是中游,上游,以及重新開通鄭當渠。同時在三開挖一條新河。如有可能,在神鬼與鬼二島上,開河分流。自古治水,堵不如疏。想要水流平緩,只有疏通二字。”

“但是開石之法……”李治還在猶豫不決。

這些商人的錢也不好掏的,朝廷屢次來掏,印象也不大好。但是能將兩渠開挖,便利關中長安千年之利,掏得再多,也沒有人反對了。又是利國利民,掛著這個名義,商人才會主動掏得踴躍一些。可關健就是開石之法。

“開石之法,兒臣已有一策……不過還需要更多的良策。”沒有辦法了,只好試驗黑火至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