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了種種的事情,李賢在民間印象不大好。更有陰謀論者,再次將去年皇上的冊封翻了出來。說是皇上嫉妒太子,意yù廢長立幼云云。
一樣的尷尬,一個是外面,一個是內部。
沒有幾天後,李威不顧新婚莞爾,到驪山打獵去了。天就冷了下來,北風呼嘯而過,落了幾場雪,雖然時不時有陽光照耀,也沒有化開,天地間白茫茫的一片。漸漸連渭水也冰封起來,廣通渠的工程不得不中止了。
李威回到長安,驪山上也看不到獵物,不能再呆下去。剛回到東宮,就讓父親喊了過去。
李治慍怒地說道:“朕替你納的這名太子妃,難道你不滿意?”
“兒臣是不滿,”李威老老實實地答道,又說道:“父皇,兒臣僥倖讓父皇立為太子,應當學習的是父皇治理江山社稷,沒有必要在東宮女子身上下功夫。”
後面一句話還沒有說,更不能學你,你的後宮生了那麼多事,又有什麼資格說我。
“是不是將徐齊聃家那個輕佻的小娘子,給你做太子妃你就滿意了?或將楊思儉家那個市儈的小娘子給你做太子妃,你就滿意了?”
“父皇,徐齊聃與楊思儉雖犯有小的過失,然而貶流嶺南,已經橫死,父皇,沒有必要那麼計較。”
“你是對朕不滿?”
“兒臣那敢,就象裴家女,兒臣不喜,是父母之命,兒臣不敢不遵。不過只是東宮幾個女子之事,兒臣也有自己的喜好。不是失德,更與國事無關。就象父皇讓兒臣監國,兒臣自當兢兢業業,為父皇分憂解勞。可是父皇如何將父皇的喜好,強加於兒臣身上?”
“你個混帳東西!”李治氣得將茶杯往李威頭上砸,李威手捷眼快,一把接住,沒有砸到。
武則天解了圍,說道:“弘兒,你先回去。”
不過補了一句,道:“雖然你做了許多事,讓陛下與本宮歡喜,然而此事,你讓本宮失望了。”
這也是李威這幾年來,第一次與父親生最嚴重的衝突。
然後李威在東宮就聽到弓月疏勒二王來降,吐蕃之所以攻陷四鎮,正是弓月等部勾結吐蕃所為。然而吐蕃更為殘暴,連人的衣服都剝了下來,弓月等部甚是後悔,對吐蕃屢次反抗。但內部又不是很平靜,弓月疏勒二部先引吐蕃攻陷於闐,然後弓月又引吐蕃,北招咽面,攻打疏勒。唐朝於是派鴻臚卿蕭嗣業兵討之。兵未至,弓月王害怕,與疏勒王來降。
既然投降了,李治也沒有追究,於是赦其罪,讓其歸國。
還有一件事,梁6二人再次上書,用火yao製造炮竹,要求朝廷徵稅。官員皆是啼笑皆非,但不管怎麼說,兩渠已經開工,耗費巨大,不知道能徵多少稅,可有的徵,比沒的徵好。於是同意。
其實年關將近,也得到了甜頭。新設的兩個海市依然沒有任何動靜的,中原的海船遙遙無期,大食商人在廣州也沒有聽聞,就是聽聞了,對中原也不大熟悉,生不如熟,航道又不熟悉,因此沒有船舶過來。但幾個蕃市與關市,已經有許多商人開始j易,先後為朝廷得稅款近六萬緡錢。不算少的,又是才開始沒有多久,象這樣展下去,一年下來,五十萬緡錢,還是能獲得的。
賬還能這樣算的,唐朝現在的朝廷收入,大約一千多萬緡錢,有部分朝廷的產業,比如鹽場,或者馬場,或者官莊,也有一部分是商稅,比如廣州的市舶司,但大部分讓農民承擔的。租庸調製加上各種雜稅,一丁一年負擔最少在兩緡錢,以及三十個義工。僅是蕃市的收入,就相當於二十萬丁,一百多萬人j納的稅務所得。
不過有多大底,就能掏多大d。兩渠不提,明年要對高麗出兵,還要防止吐蕃人入侵,又要需多經費,因此朝廷用度依然拮据。
出海的“良商”名額也拍板下來。有許多兩京商人參與,但大多數抱著鄒鳳熾的心態,當作捐款了,又不可能有鄒鳳熾的家產,因此出得少,有的居然只表態拿出一千緡錢。倒是沿海一帶商人,參與比較踴躍,然而資產不多。最後算下來,所得居然不足六十萬緡錢。
朝廷的官員都是很高興的,六十萬緡錢已經是鉅款了,不但是這筆款子,以後還有海市關稅的收入。反對的人依然有之,一百個名額,三千艘船舶,允許近五萬百姓出海。試問唐朝總共多少人?但在這筆鉅款面前,所有反對聲音皆變得蒼白起來。
李威也不大滿意,在他預想當中,最少能得款一百萬到兩百萬緡錢。畢竟是唐朝初放百姓出國經商,名額又有限,參加的人更加踴躍才是。這筆款子雖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