矛盾與誤會不解除,自己女兒就是嫁入東宮,也不會幸福。其實想一想,倒是很苦澀。當時楊思儉的妻子不想將女兒嫁入東宮,平安無事,後來改悔了,楊家女與太子關係又很好,居然出現變故。自家也是,矛盾激化,可是二位聖上居然視而不見,這項親事倒是順水順舟居然將要舉行了。
找太子恐怕不行的,於是找到裴行儉。
裴行儉就找到李威,然後說道:“殿下,你相不相信臣的為人?”
“相信,”李威一口答道。與裴行儉共同作戰不提,相j場不提,其實還是很尊重裴行儉的,文有文才,武有武才,這才是真正文武雙全的大臣。李靖雖然出將入相,可在文治上稍遜一籌。
“臣雖然出身於裴家,可在裴家門第單薄。”
這段歷史李威現在也知道了,裴行儉父親裴仁基原是張須陀手下大將,張須陀敗於李密後投降了瓦崗軍。後來李密與王世充j戰時,裴仁基獻策,李密不聽,不久北邙山下李密大敗,裴氏父子做了俘虜。一個被封為禮部尚書,一個任左輔大將軍,父子二人能征善戰,又出身於名門望族,讓王世充很忌憚。裴氏父子內心不安,想聯合宇文儒童,宇文溫,崔德本等人推翻王世充,重新擁立被王世充廢掉的楊侗為君。事敗,被王世充誅滅三族,裴行儉乃是遺孤子,才僥倖保住了一條xìng命。孤兒寡母的,在裴家會有什麼樣的命運?嚴格說起來,還是唐朝照顧撫養,才得以人以及接受教育的。所以種種,雖出身於裴家,但與河東裴氏關係很是淡薄。
李威點了一下頭。
裴行儉繼續說道:“太子東宮之事,臣本不該言的。但臣與裴金吾也在京城為官數年,偶爾也相互拜訪過。太子若選太子,依臣之見,裴金吾家的小娘子,是不二人選。”
李威沒有吭聲。
裴行儉繼續說道:“裴金吾到我家中想請臣做說客。但臣前來,並不是為說客,而是為了殿下,為了國家將來,此女xìng格如何,殿下請拭目以待。”
說完了也就告辭了。
但不管裴行儉是不是說客,即使沒有別人勸說,李威也無奈,不說自己強勢尊貴的父母,在這時代,一般人家,父母同意的親事,有幾個子女敢反對的?
……
十四就到了,這一天天氣也好,秋高氣爽,涼風颯颯,萬里無雲。
禮官道:“是吉兆。”
李威沒有作聲,心裡想到,吉你個大頭鬼。但繁瑣的禮節已經開始進行,折騰了一天,終於夜晚降臨。到了新人進入d房的時刻。
第二百六十二章 衝突
第二百六十二章衝突
一輪清冷的月光從窗戶射了進來,夜風有些冷了,不知是從何處吹進來的,燭光不停地搖曳。
倆人皆是沉默。
裴雨荷在想著昨天晚上父親說的話:
“荷兒,你就要出嫁了,但生了許多陰錯陽差的事,想來太子心中肯定不快。不過太子終是一個仁愛之人,他講道理。你進了東宮,只能容忍,石頭雖硬,可滴水卻能鑿石,是持之已恆而。”
“荷兒,雖然我們裴家乃是唐朝名門,可是太子重視民生,心腸慈憐,進了東宮,千萬不能以名門自居,對待太子身邊的人,需要親切。特別是太子身邊的那幾個側室,不能傲氣凌人。”
“荷兒,主要是楊思儉與徐齊聃的死,你進了東宮之中,定會被太子冷漠。但世事皆是先苦後甜,需不驕不怨。昔日王皇后的作為,你要引以為戒。越是冷漠,你就越要以禮相待。”
……
說了很多,母親只是哭泣。
想到這裡,裴雨荷在大紅的蓋頭裡面說道:“殿下,臣妾聽說了許多事,臣妾,臣妾的家人也不想生。知道殿下不滿,可是臣妾也奈,畢竟是兩位聖上的旨意。”
但裴雨荷這一句話起了反作用,李威心中卻在想到,難道你用我父母來壓我,因此沒有吭聲。
又是沉默,裴雨荷又說道:“殿下喜歡的人,又不得不去了揚州,臣妾也虧疚……”
不是一個很有機心的少女,提及這個,只能讓李威更不高興,道:“孤不怪你,孤身邊幾個親信皆說你不錯,連裴侍郎也做了說客,說你很好。睡吧。”
說完了,往床上一倒,睡下了。連蓋頭也不揭,更不要說喝合巹酒。
幾天後,到了李賢迎娶房氏女為王妃。
夫妻二人都沒有什麼不滿的,房氏同樣來自名門清河房氏,而且知書達禮,人長得也好。可是因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