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
離大撥鬥谷遠,不會刺激吐蕃人,又能拱衛鄭城安全。另外還在長寧峽谷再扎一營,建一小城。這個城離郟城同樣不遠只有不到五十里,皆是供給方便之所。其實前面的小城就是後來鼎鼎大名的臨蕃城,或者又叫鎮海堡。後者則是長寧堡。倒不是英雄所見略同,特殊的地理環境險惡的地點就那麼一兩百處。只要地圖準確,換作契芯明來找也能找到。再加上石城山,都城穩如金湯。
看到論贊婆離開,黑齒常之無奈嘆了一口氣。就憑藉這份壯士斷腕的勇氣,也很少有人能比得上的。皆如噶爾兄弟如何如何的,今天一見,可以略見一斑。不過想到了太子的話,太子也不簡單的,將來並不悲觀。
太陽偏西,素和貴終於清醒過來。好一場混戰,其實士兵也沒有力氣了,沒有吃的沒有喝的,一個個軟綿綿地躺在哪裡,不打了,然後坐以待斃。
素和貴說道:“投降吧。”
說完恥辱地低下頭。沒有意義了,人家是在將自己部族的戰士當作猴子看,不如投降,還少死一些手下。至於唐朝如何處罰,聽天由命吧。
許多人正等著他這一句話,還有一些士兵號淘大哭。打敗有過,可從來沒有這樣恥辱地被打敗。
有的人急不可耐地衝過來,要摁素和貴,你說投降人家唐朝人不相信,怎麼辦?得將你捆起來,送到唐軍面前,人家才相信。侍衛過來,抽出兵器要殺。素和貴道:“由他們去吧。”
又是三片哭聲。但上來的吐谷渾士兵不管了,他們大多數與素和貴一點感情也沒有,將素和貴按住,五huā大綁,押到城頭上,大喊道:“唐朝天軍,我們將素和貴抓住了,你快讓我們投降吧。”
李謹行大笑,這個投降還投得那麼急吼吼的,騎馬走了出來,喊道:“不打哪?”
“不打了,我們認輸了。”
“不血洗哪?”
“不敢了,那是我們昏了頭,聽信了素和貴這個渾蛋說的,跟著胡喊。”說著用腳狠狠地踹了素和貴幾下。但素和貴也不吭聲。
“既然這樣,某請示太子。”騎馬到了南側,衝甕城裡喊。
李威走了上來,讓士兵將塔樓泥袋搬開,再次屍體推下城去,衝城裡面喊道:“既然投降,一個個排好隊,將兩邊城門開啟,放下武器,走出城來,聽候發落。若還留在城中,格殺勿論。”
“吱啞啞”兩邊城門開啟。(未完待續)
'你讀啊,請收藏!!'
第三百四十一章 數十年載(一)
沒有一個葉谷渾人願意留在城中頑抗·打到現在,甚至都數不清敵人倒底是誰,又渴又餓,還反抗什麼?即使有一些英雄豪傑,這時候氣早就沮喪。而知道底細的,看看太陽偏西,傳說中指望的援軍還沒有到達,恐怕連人影也沒有,否則不可能唐朝軍胤隊如此悠閒,心中最後僥章的心理也破滅了。
'你讀啊,請收藏!!'
一個個耷胤拉著腦袋,從城中魚貫而出,走了出來。
李謹行看著素和貴,似笑非笑。素和貴差一點想找一個地縫往裡面鑽,不是失敗,薛仁貴也失敗了,自己不是這個恥辱。恥辱的是自己丟人丟到了家,窩囊地輸了不算,還送人馬,送人小妾,然後興高采烈地往人家佈置好的羅網裡鑽·……·……
只走到了李謹行這地步,沒有將臉皮撕胤開,不說。
東城門也在接受俘虜,所剩下的吐谷渾人其實也不多,不到五千人,可以想像這大半天過得是如何的慘烈。李威等到俘虜走完,走出城中。戰到此時,郟州城早就驚動了,李敬玄與劉審禮、韋待階不顧後方事務,打清早就騎馬拼命往鄭城趕。趕到了郟城,沒有進去,阻在河源軍裡面,婁師德請他們喝胤茶。
李敬玄哪裡心思喝胤茶,一個勁地問城中情形如何?
“李大總管,你馬上就知道了。”委師德悠閒地說。
“倒底如何?”李敬玄有些急,這還了得,都殺進了城,裡面還有一個唐朝的大子呢。
正在說話,城門大開,一隊隊吐谷渾人舉著手,乖孫胤子一樣走出來。但是模樣很慘不忍睹,有的臉上沾著灰燼,有的身上染著鮮血,實際自己也挺鬱悶的,在城中不覺,出了城不打投降了,才看到自己身上有這麼多鮮血。好象也沒有與唐胤人交戰,虎嶺只走出動了一部分士兵,自己哪來的鮮血?這一想,那一個不慚愧,一個個羞愧欲死,恨不能鑽進護城河裡。
然後李威迎了出來。
'你讀啊,請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