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70部分

紙不是紙張,成了皇后的武器、盾牌。有的官員暗呼萬幸,何必弄得朝堂上風風雨雨,人人自危?抱這種想法的大臣佔著多數的。也有少數大臣心中很不甘。

這是一次很好的機會,特別是大風吹得讓陛下都不敢舉行大雩祭,將這次機會成功率在無限地放大。然而竹紙一出,什麼機會都沒有了。也不能怪太子,換誰,這份功勞也不敢獨吃,當真逼皇上禪位?官場上也是如此,當功勞大到一定地步,不與同僚分享獨自吃了,等著同僚的仇視與嫉恨吧。

而竹紙問世的時間也太巧了,正好是這時候。

這個機會錯失,只好眼睜睜地看著朝堂繼續牝雞司晨。

而且皇后的手腕,都是知道的。看到沒有,這一次之所以這麼轟動,都是皇后一手推動的。否則就是竹紙再好,也不可能上升成這個高度。就不知道太子怎麼想出這個竹紙製作工藝的。現在沒有一千種說法,也有一百種說法。恐怕就是問太子,太子也不會說。

事情到了這份上了,也不好再說什麼。就是皇上本人,也需要這份大義,化解久旱不雨,大雩祭前大風的尷尬。再說,不是與皇后過不去了,是與皇上過不去。

正在這時,一個青年大臣從座位上站了出來,說道:“陛下,皇后,竹紙問世,造福千秋萬代,可否讓臣表演一個小法術,以助雅興?”

李威不認識,當然,不認識的大臣很多。不過這個青年臣子很會說話,一個千秋萬代,已經突出了竹紙的意義。雖然旱災,是餓死了一些百姓,可這是暫時的災害,過了旱災,百姓情況就會得到緩解。然而能有千秋萬代重要麼?

不過有些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什麼小法術也出來了。

李治看到此人,卻是十分高興,說道:“明卿,有勞。”

“陛下,須向宮中借一樣東西。”

“借何物?”

“臣借一個大木桶,需要乾淨的木桶,以備食用。”

話說了半句,留了半句,一個食用卻吊起了人的胃口,李治立即吩咐太監拿來一個乾淨的大木桶。這個明卿將袍袖蓋在木桶口上,口中唸唸有詞,至於唸的什麼,聽得不大真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