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341部分

到了另一條辦法。若是沒有裴卿指教,此次到了青海,我會輸得很慘。因此,我想辦一所學校,這個學校不教經義,不教禮書,專從各地挑選一些可造之才的將領,然後讓我朝的名將,比如裴卿、劉卿等,o1空去教他們軍事知識。”

“陛下,似乎有些不妥,當初衛國公教候君集兵法,只教了一半,太宗疑問,衛國公說道,有臣一半之學,足以對付蠻胡,沒有謀反之心,何必學全?”

“是有這個說法。可是,裴卿哪,天下間能有幾個將領能有候君集的天賦?又幾個將領有候君集的反心?就是我的資質,也不會讓裴卿滿意吧?”

“陛下資質算是好的。”

“別誇我,我有自知之明。有諸卿教導,再經過一段時間實戰,朝中的將領才能會比現在的高,士兵是戰爭的關健,將領也是關健。為什麼裴卿始終沒有將突厥人當作一回事,卻對吐蕃慎重?無他,論欽陵耳。朝中需要將才啊。看一看幾十年後,裴卿還有劉卿、薛卿、黑齒將軍,你們一旦老去,我也不知用何人為將為帥。”

裴行儉低下頭去沉思,皇上的話說得也有道理的,後啟之秀,也有的,比如這次的王方翼,還有那個郭元振,再往下數,真數不出來了。就是郭元振,或者陛下一心想載培的薛訥,以及張虔勖,也不算是十全十美。道:“國家以武立國,一直對武崇重。將領手中已有了很大的權利,臣擔心……”

“這也是我正要說的,不僅你擔心,我同樣很擔心,”李威喝了一口茶。後來出現了節度使,現在卻沒有出現,可是邊疆各個重要的州府設立了都督,手中的權利也不亞於是各個節度使。

宋朝的那個辦法也不行的,矯枉過正。特別是東京汴梁,屯集了幾十萬禁軍,每一年都費了國家大量的財力,還給治安帶來了許多麻煩,但因為缺少實戰,真到用的時候,還派不上用場。

良的展,必須將軍隊重心方向轉到邊疆,兩京會駐留一批軍隊拱衛,以防萬一。但不能一味學習宋朝。不但要駐守,還要輪換,使兩京禁軍,最少有四分之一以上的老兵。到了萬一來臨的時候,兩京有兵可用,有將可使。有的話不好說出來,道:“所以我有一個想法,文武必須分開。文官主政,武將主兵。不僅在朝中,在各都督府也可以實施。”

“這倒是一個方法,然而同樣有弊端,陛下,想一想,文武官員分開,不會有事端生。這是不假的。可這要有一個前提,文武官員互相協調,否則用兵之時,文官在政務與後勤上做手腳,又能導致失敗。可過份協調,又是不妙。”

李威語塞。

程務ǐg說道:“臣都有一個辦法,陛下可以輪換。”

“也不妥,”李威立即答道:“輪換還是治標之策。剛才我還與細封將軍jia談過,雖然東都繁華,然而對這裡的天氣,細封將軍很不適應。民間有諺雲,拳不離手,曲不離口,熟便生巧。遼東有遼東的形勢,青海有青海的形勢。到了遼東能適應,未必到青海能適應。無論是那一個將領,才到一個新地方,總要有一個適應期,天氣、地形、風俗習慣、人土風情等等。待的越久,越是清楚,才越能建不世之功。輪換勤快,反而不美。”

李威這句話也讓程務ǐg無言。

“這個不急,包括學校之事,我也不急,等到裴卿從突厥回來,再做商議。不過現在我們唐朝,是最好的時光,也是最壞的時光。最好的時光,是經過高祖、太宗與太上皇三代的治理,國家在順利展,百姓增加。最壞的時光就是一些弊端已經漸漸形成。但還來得急矯正。讓我們共同開創一個大時代吧。”

“喏,”幾人昂答道。

李威這才送客。

站起來,裴行儉忽然低聲對李威說道:“倭國的使者已經離開東都。”

“這一次要謝過劉卿了。”李威jī動地說。梁金柱與6馬無所謂,他們是替自己做了很多的事,可是自己給了他們名聲、金錢與地位,作為這個時代的商人,自己付出的,也足以報答他們。但劉仁軌不同,他官拜相,封無可封,賞無可賞。雖然此次是秘密進行,以後調動兵器,必然讓裴炎等人察覺,還是有文章可做的。甚至在他挑唆下,能使劉仁軌清名敗壞。

看來得拉動更多的大臣參預此事,否則裴炎在此做文章,劉仁軌就能讓他生生掰下臺了。此時,郝處俊已經罷政,劉仁軌再也不能罷政,否則自己兩條胳膊肘兒,全讓母親卸去。

“陛下,也不用謝劉公,剛才陛下不是說過嗎,要開創一個大時代,臣等,等的就是陛下這一天。”裴行儉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