伏將軍,我說是吧,這個薛婆是一個膽小如鼠之輩。”
乞伏韋乾沒有作聲,但心中也在漸漸懷疑是唐太子用人失誤。不管有什麼計劃,這個中午紮營,對士氣就不大好。兩人率領六千軍隊一路爾下。
沿途還看到一些吐谷渾的百姓,僅是兩軍,是完全阻攔不了的。不過離七月還有近十天時間,倒也不用太急。看到他們的軍隊,這些族民一個個倉惶而逃。好不容易才逃到這裡,離赤嶺近了,離生路也近了。這一驅趕回去,恐怕就沒有多少逃出來的機會。
乞伏韋幹心中慼慼,開始迷茫。都打到這份上,不知是打得對,還是打得錯。最少有一點,無論最後吐蕃勝利,或者唐朝勝利,赤嶺以西將會成為一片廢墟或者逃到靈州,倒也是一條生路。
連他都這樣想了,況且普通的百姓。
沒有立即攻上去,離唐朝軍隊十里路外,紮下大營。天色漸晚,自己又是遠路而來,這時候開戰不利。紮營休息一夜,明天交戰。
按照兵法是對的,以疲軍對養精蓄銳之兵,總是佔劣勢一方。縱然勝也是慘勝。'破曉神靈提供
可是乞伏韋幹不知,他遇到了一個夜戰的恐怖對手。後世稱黑齒常之為夜戰之王,單論夜戰能力,當世無人能敵,論欽陵都不行。所以恰算一下,一是中午休息,正好夜裡有精神起來。二是算了行程,保持敵人傍晚時分才能碰上,迫使對方紮營休息。
睡了一個大覺,三更時分,一個個被從床上叫醒,黑齒常之說道:“立即進食乾糧,半飽,馬塞嚼裹蹄,準備出發。”
用冷水潑了臉,頭腦清醒,這三千士兵皆是精挑細選過來的,無一不是悍卒。很冷靜地吃個半飽,不能吃全飽,肚子撐著,行動不便。悄無聲息地開啟大營的營門,三千將士一起土了戰馬,張虔勳與薛訥相視一眼,那意思是比比瞧。
主要還是太年青,一個三十略出頭,一個才二十幾歲,正是血氣方剛的時候。
黑齒常之也沒有心思管,說道:“出發。”
大軍迅速向吐蕃大營馳去,只有十里地,速度很快的。一會兒就到了吐蕃大營前面,乞伏韋幹還是小心翼翼,將大營駐紮在一處高崗上。當然,時間問題,除了乞伏韋幹外,其他人皆是信心滿滿,這個大營扎得也是很草草。
到了近前,無論馬如何塞嚼裹蹄,也看見了,號角吹響。
此時四更不到,所有將士一起睡得正香,聽到號角聲,一個個匆匆忙忙爬起來。
有人開始藉助地勢放箭,可守值的,與及時起來計程車兵畢竟還是少,疏疏的幾十箭劃空而過,是擊中了幾個唐兵,然而大部已經衝到了大營的門前,黑齒常之撥打了一支射來的箭,大喝一聲:“某乃黑齒常之是也,快快送死。”
喝完了,九環大刀一下子將大營的門栓劈斷,一拍馬,營門轟地倒了下去。
吐蕃人聽到這一聲,呆若木雞,不是說是薛婆子率兵前來的嗎?怎麼變成了黑齒常之這個殺神。正在發愣的時候,黑齒常之已經殺了進去,一刀將站在營門旁的一個士兵攔腰劈成兩半。
如此的黑大個,如此的大九環刀,還有如此的暴虐,不是黑齒常之是誰?一下子吐蕃大營混亂不堪。
此時,鐵諾邏剛剛將盔甲穿上,六神無主地說:“怎麼是黑齒常之?”
三千唐軍已經殺了進來,要比拼嘛,張虔勳變得狂暴了,橫刀拼命地收割。薛訥也沒有認輸,論勇力他不及其父,可是箭術卻走出神入化。每一箭出,立即會有一名吐蕃士兵倒下。
這個殺人速度比張虔勳更要快。張虔勳還要拍馬追上敵人,遇到兇悍的,交戰上幾回合,才將敵人殺死。然而薛訥裹在眾多唐朝軍隊中間,只是從箭壺裡掏一支箭,拉一下弓,一名敵人倒了下去,這需要多少時間。
三個殺神率領下,一分為三,黑齒常之在中間橫衝直撞,張虔勳與薛訥一南一北進行掃蕩。只是一會兒功夫,吐蕃六千士兵全部崩潰,一個個象亂頭蒼蠅一樣,四下逃跑。
大營很快空了下去,黑齒常之說道:“追。”
還是分成了三路,繼續追殺。一直追殺到魚尾軍,前後擊斃了近四千名吐蕃士兵,至於還有兩千餘人,逃到什麼地方,估計找也找不到。進了軍營,然後一把火將魚尾軍與牛心堆兩處軍營燒得一乾二淨,這才離開。
但沒有多久,就有吐谷渾人跑了上來,說道:“唐朝軍爺,帶我們離開吧。”
黑齒常之說道:“不行,殿下有令,七月放關,八月閉關,早一天休想離開,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