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297部分

,主要是諾曷缽的召喚。為了子民,他沒有返回靈州,呆在鄭州城不走了。不僅是安撫,也不放心,省怕唐軍將他的百姓又弄消失了。

本來就有許多人心動,加土艱苦的生活,赤嶺以西終於躁動起來。

論贊婆無奈,兵力少,局面十分被動。只好讓莫賀又召了三幹軍隊,在赤心堆依據地形,紮下大營,與魚尾軍遙遙相對,阻止百姓撤離。還是不大放心,又讓吐谷渾大將乞伏韋幹統率。這員大將倒是一員智勇雙全的大將。然後下了命令,不貪功,只求堅守,阻攔百姓離開。除非唐朝率大軍前來掩護,那樣得不償失。即使成功,只能帶走一部分百姓。而且風險多多,帶了百姓,行程就會慢,軍紀就會散亂。這是要帶走的,不能象唐太子那樣胡亂地殺害。

十分被動的防禦。

黑齒常之大軍一出赤嶺,吐蕃人就知道了。派了斥候打聽了一下,是唐朝副將薛訥率領的,只有三千人。

鐵諾邏一聽心就聽動了,將乞伏韋幹喊來,說道:“乞伏將軍,是機會啊。你看,唐朝太子居然命令那個小薛婆,帶著三千人就敢前來攻打我們兩營,是不是小看了我們吐蕃人?”

“鐵諾將軍,未必,我怕唐朝會有埋伏。”

“什麼埋伏啊,方圓幾百裡地,除了這一支唐軍外,再無其他的唐軍,難道唐朝人會長翅膀飛來?”

“唐太子不會如此大意。”

“你就不懂了,那個唐太子對這個小薛婆十分欣賞。出行狩獵時,多用他做侍衛保護安全。到了姚州,也讓他統軍作戰,這是載培。是唐太子的親信,有意培養的。因此,對他盲目信任。”

“我感覺不是。”

“要麼這樣,等他們大軍快到了牛心堆,斥候還沒有檢視到唐朝其他的軍隊側應,我們兩路軍隊**,殺一殺唐朝的威風。你看如何?”

乞伏韋幹還在猶豫不決。

鐵諾邏有些惱火,說道:“以六千對三幹,還是在野外,在馬背上,就是黑齒常之親來,我們也可以一戰了。這樣我們還不戰,士氣會低落到什麼樣子?一旦唐朝真正大軍到來,我們拿什麼士氣來抵抗?”

乞伏韋幹雖不大同意,但想一想鐵諾邏的話說得不無道理,於是預設下來。

也派了大量斥候打探,果然這一支唐朝軍隊有些懦弱,同樣派了許多斥候,可一看到吐蕃的斥候過來,立即揚馬就跑。眼看離牛心堆就近了。乞伏韋幹在鐵諾邏催促下,兩部軍隊會合,迎了上去。

不戰則罷,一戰務求有功,集中兵力,以多勝少。

聽到訊息,張虔勳笑嘻嘻地說:“薛將軍,看來你這面旗子真管用啊。”

“那又怎麼的?”薛訥終於有些生氣了,黑齒常之壓他,沒有辦法,你一個小小的張虔勳,不就是隨太子逃了出來,換自己也會立功。有本事,劉審禮部陷時,決戰到底,為什麼要逃跑?

“薛將軍,我只是開一個玩笑,你不會這麼小氣吧?”

“你一個敗軍之將,有什麼資格開我的玩笑?”

這一下子張虔勳可不樂意了,當時劉審禮全軍覆沒,他一個人能起什麼作用,孤身殺出數萬大軍重圍,這個容易嗎?到現在滿身的疤痕還沒有好清呢。一把揪著薛訥,說道:“你說誰啊,誰是敗軍之將啊。回去問一問,隨殿下殺出生天的,那一個不是好漢?”

揪來揪去,兩個人就打了起來。'破曉神靈提供

好一場龍爭虎鬥,士兵也不敢攔,只好回去稟報黑齒常之。黑齒常之惱了,這兩個渾球,吃飽著撐的?趕到了現場,將他們強行分開,喝道:“大戰在即,為什麼要內鬥?”

兩人象鬥敗的公雞一樣,不吭聲。但好問的,一問問了出來。敢情如此,黑齒常之說道:“我不談你們對錯,先記上一過,回去後再處理。是英雄是好漢的,馬上讓我看一看。

兩人怒哼一聲,扭頭離開。

黑齒常之不知是喜是憂,喜的是較上勁了,到了開戰時,這二人潛力能全部發揮出來。憂的是這二人自此恐怕不和了,不知如何向太子交待。先沒有管,算了算吐蕃的行程,喝道:“紮營,紮營。”

太陽還在天空中間,就開始紮下大營。並且中規中矩地紮了一座牢固的大營,周圍用柵欄全部圍了起來,柵欄的縫隙中間,還插滿了削尖的木樁做成的角刺,防止敵人騎兵衝撞的,然後在營寨前面挖了一些陷馬坑。就差沒有帶拒馬,否則還會佈下大量的拒馬。做也容易,可來不及了。

聽到這個訊息,鐵諾邏大笑道:“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