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來後,各位宰相有何反應,能不能準確料到?況且我只是一個百姓,能聽到的能看到的很有限,僅憑一些傳言,能不能真正掌握這些相公的性格,能不能料到他們具體的反應?”
張大安又讓這一句問倒。
“張相公,容我再說一句,凡事要順勢而行,水者遇阻堤積而溢,遇缺即走,所以上善者莫若水。我只能看,只能聽,看更多的,聽更多的,再細想出下一步計劃了。但我已替殿下,做出最大的順勢而行。張相公,可知道這天下最大的勢?”
“何?”
“天皇很睿智,然而有兩處不好,是一戀權,所以殿下不能爭這個實權,這就是大勢之一。”
張大安臉立即憋紅,不管段夫慶走出於何心,憑藉這一點,勝過張大安的。張大安的做恰恰相反,是想辦讓李賢爭權。當時不覺,現在回想起來,這個胡人說的不是沒有道理。
“第二就是有病在身,雖然睿智,已不如往日。有一個比喻,黑齒常之一刀名聞天下,乃世間罕有的勇將。然而讓他醉得如同爛泥一樣,這一刀下去,還有沒有往日的勇猛?陛下已經醉了。”
這是一個比喻,然而卻是一語中的。
房氏本來無精打彩的,可聽到最後,也終於心動,在旁邊彎了一下腰,道:“李先生果然是奇人也……謝過李先生相助我家殿下。”
“不投,臣自會看雲起雲落……逍遙自在。即來投,替殿下分憂解難,是臣的責職所在,王妃勿得相謝。”
高政已忍不住問道:“那麼這個勢又在何處?”
“好大的勢,高使君沒有看到嗎?無論是雍王殿下,或者是太子,或是天后,權利還是天皇所賜。若是天皇一心想收,太子的權,都能收回來。難道那一天真的到來,太子敢起兵謀反不成?可是天皇醉了,不是昔日的天皇,權利不要爭,至少不與天皇去爭,已贏得天皇三分歡……s。
天皇醉了,但天后智慧天下軍有人能及。對天后,天皇又是綺賴,又是防備,這十幾年間,一直在反覆,也不是沒有縫隙。今天太子勢大,天后勢大,天后又支援太子,並且讓最親近的內侍,前往青海扶恤太子,耐人尋味啊,耐人尋味。“
聽到此,再不懂,撞牆去死!
房氏一雙秀眸又亮了起來,奇人哪!
看到各人嘴唇都張開了,段夫慶又說道:“別急,一切等殿下退出來,再說,天后啊。”
眾人會意。
這一天晚上十幾人就籌交錯,李賢居然因為開心之下,黑齒常之沒有爛醉如泥,他卻喝得爛醉如泥。
這個苦命的孩子,他還以為真看到光明即將到來呢。
首先得退,這個也急不得的。
不能莫明其妙就退了,如何退,段夫慶只能瞭解一個大約的政治格局,具體的肯定不清楚,這個要張大安等人去尋找機會。正在找機會時,洛陽詔書下達。
所有宰相要去東都議事。
詔書沒有明說,可大家都知道,是為了吐蕃侵犯劍南的事。
王德真看了一眼李賢,冷嘲熱諷地說道:“各位相公,有一件事陛下似乎忘記。”
崔知溫不知,隨口問了一句:“什麼事?”
“雍王在監國哪,我們一起去了東都,雍王監那一門子國?”
崔知溫立即閉上嘴巴。
張大安一聽機會來了,衝李賢擠了一下眼色。李賢也反應過來,說道:“王相公說得對,自大哥平安歸來,我監這個國,已經十分不合理。只是父皇不讓我辭,慚愧慚愧。”
這個六皇子怎麼了?換王德真狐疑了。
李賢又衝一名小吏說道:“麻煩替我拿紙筆來。”
“喏!”小吏拿來紙筆。
李緊就當著這些宰相開始書寫,先寫給李治的,兒臣不孝,知錯了,云云。做錯了就要懲罰,請父皇母后懲罰兒臣吧,以戒示天下。青海的事沒有寫出來,可滿篇是忤悔之語。
寫完了,又寫給李威,還是忤悔之語。
等墨汁幹掉,將它們封起來……說道:“將它們分別送到東都與郟州。”
十個宰相讓他這個舉動,弄得鴉雀元聲,有的不解,有的懷疑,有的沉思,戴至德終究是一個寬厚的長者,嘆了一口氣說道:“殿下本來是一個溫潤敦厚君子,博學多才,只是因為某些人誤導,走了一些彎路。朝聞道,夕可死,幡然悔悟,為遲不晚。”
青海死了許多將士,固然可惜。可他終是一個上位者,考慮的事比較全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