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355部分

“陛下,不可啊你是亂點鴛鴦譜……”鄭父立即急切地說道。未完待續

第二十八章 輕翻柳陌

第二十八章輕翻柳陌

是鄭父,若是其他鄭家的子弟,此時一定衝動的不管李威是不是皇帝,大發雷霆。本書實時更新DU⑤⒏сΟm

鄭家的nv子,是何等的高貴,皇室公主也未必能及,當年李義府位極人臣,權勢赫赫,前來求親,也沒有答應。怎能會嫁給一個小商人?

李威只是笑。

鄭父到了這個高齡,不談是鄭家這一房的老祖宗,也成了老狐狸。立即冷靜下來。

這兩天他與這個新皇帝所談的,因為沒有其他人在場,十分機密,有的話不好外傳的。只是jiāo流一下,算是一個承諾,卻有很多的變數。比如鄭家,自己這一房說服了,其他各房未必答應,即使其他各房答應了,其他幾大望姓也未必會答應。

作為皇帝,同樣如此。現在的皇帝只能算是半個皇帝,真正的軍國大權,只控制了一部分,就算後黨在他面前灰飛煙滅,不值得一提,至少這幾年,太上皇沒有死,他想為子孫做一個表率,太上皇不放權,他也不好強行將這個權利爭過來。

這些都是變數。

但皇帝在河南各州巡視,又到了懷州,僅隔著一條黃河,機會難得,必須請來做一些溝通。

因此,自己允諾嫁nv,是一種承諾,是一種示好,也是一種綁架。

皇帝的意思也是如此,講得很清楚了,不吞併,自家子弟越來越多,那是不現實的,那麼為了避免這個情況發生,皇帝想出了兩條辦法,一個是向海外開拓,不但有新的耕地,還能有更多的財富,若是不想離開故土,再換一種方式,以商以工變出大量財富,養活更多的人。

因此,替這個梁金柱撮合,算是互惠,同樣是一種不放心的綁架。

將這些關節理了一遍,然而坐下來想了很久,還是說道:“不行,臣不會同意。”

梁金柱授了一個散官,終究是商人,若是將nv子下嫁(敢情當自家是皇家了),其他幾大世家如何作想?百姓如何作想?

李威沒有生氣,此事他只抱了一半希望,徐徐說道:“鄭翁,有的事順便再告訴你。本書更新來自當年我還年青,父皇到東都,留我在西京監國,看到百姓旱災的慘境,於是心中一直在想,新耒、高梁,就是那種背景出現的。以及讓更多貧困子弟能讀起書,有一個出人頭地的機會,又想了竹紙。然而那時候監國,雖然沒有怎麼處理國政,可聽幾位相公為國家財政哀聲嘆氣,因此,想出了曬鹽與製糖,看能不能為國家財政緩和一下壓力。”

“那是陛下……”

“是,與梁金柱無關,梁金柱與陸馬以及胡應,是我從民間尋來的三個良商,因此,才委託他們替我做這些事。只是怕大臣彈劾,一直沒有公開。”

“這,這,陛下,你是怎麼知道的?”

李威指了指上方。

昨天晚上又指了一回,這一回連鄭父也狐疑起來,略略有些相信了。

不是因為這個狐疑,就不會增加他心中皇帝的份量,今天會談,有可能沒有那麼順利。

而且這一刻,他想起了很多的事,他是布衣,但不是真正的老百姓,能聽到想到許多內幕,包括青海,這個皇帝那樣的處境,居然殺了出來,一下子將那麼被動的局面挽救回來,反而導致吐蕃無功,國內壓力嚴重。

他只是一個大家族的掌mén人,在這時代,依然相信鬼神。

這一想,臉sè不由地變了變。

李威要的就是這個效果,這五姓七家,或者七姓十家(唐朝同樣的李姓,非是一姓,隴西李家是一姓,李唐又是一姓,趙州李家又是一姓,因為范陽是三盧,所以又叫七姓十家)說得好聽的,是名mén望族,說不好聽的,是十個茅坑裡的臭石頭,又臭又硬,想要說服,何其不易

繼續道:“我漸漸年長,意識到了國家根弊不在富貧,而在吞併,於是又想到了海外,不僅是為國家謀利,為百姓謀利,還有地我朝幾百年的基業,已是定局。不僅如此,這一次回去後,為了讓幾位皇子知道民間的疾苦,不至於變成昏主,我明後年打算先將魯王放在民間寄養三到兩年,今天轉了轉,滎陽在貴族影響下,民風淳樸,倒是一個寄養的好地方。本書更新來自”

出洛陽前,李威就說過類似的話。

“這怎麼可以?”

“有什麼不可以的,魯王到那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