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39部分

萬曆帝前一陣子因為“國本”之爭時自己立場不明確(注:國本之爭,即太子繼承人之爭),使得大臣們議論紛紛,雙方關係很有些僵,所以對這次看似犯上的舉動並不想立刻發作,打算著以理服人,給大夥留個好印象,所以耐心地解釋,說明自己對楊鎬奪情視事,是因為朝鮮戰事正在進行之中,少不了這位有功之臣。

如果說當初有首輔和閣老重臣們維護楊鎬,使得其他人對追究蔚山敗戰之事還有些顧忌的話,那麼在涉及到有關封建禮教這種“大是大非”的問題上,就有很多人無法再忍受下去了,而要讓皇帝收回成命,就必然地要牽扯到楊鎬在朝鮮戰爭中的功過表現。

蔚山役後,楊鎬謊報軍情、竭力隱瞞戰敗的事實,最終還是被同僚揭發出來,萬曆帝一怒之下,革其職責令回家聽勘,以天津巡撫萬世德代之。

贊畫主事丁應泰見彈劾奏效,又發揚連續作戰精神,接連彈劾了麻貴、李如梅、高策等東征將領四五人,罪名是撤退過程中軍紀不嚴、縱兵劫掠朝鮮平民的財物和子女。

朱翊鈞是從小聽著李成梁塞外殺敵的傳奇故事長大的,內心深處對李家父子極有好感,甚至達到了一種迷信的程度,所以看到這份奏摺很不以為然,只是命麻貴等人戴罪立功,至於李如梅,更是因禍得福,竟從御倭副總兵升至總兵,邢玠仍任總督之職。

當時的中國,是東方乃至世界上超級大國之一,哪能容忍日本這樣的彈丸島國向其挑釁呢,於是在聖旨宣讀以後,神宗皇帝大發龍威,又下詔諭示兵部:倭人藐視天朝不遵教化,屢犯我上國蕃邦,實在是可恨至極,當嚴懲不貸。今後凡東征戰事,要兵給兵,要錢給錢,不把倭賊趕下海去,誓不還休。

第三十九章 重整旗鼓

此時已經是萬曆二十六年的六月(公元1598年),邢玠接到飛騎傳詔後不敢怠慢,立刻召集諸將傳達聖意,明軍除了首批入朝參戰的軍隊,後續部隊在五六月份間也陸續到位,分別是:

陳璘統率的廣東水師5000人,津遼水師3000人,戰船270艘,對外號稱500艘,鄧子龍率領的江浙步兵5000人,劉綎率領的川軍2萬餘人,李如梅率領的遼東鐵騎2萬人,朝鮮方面也拼盡全力集結起了2。2萬人的軍隊,其中包括名將李舜臣率領的水軍7000人,戰船200餘艘,總計兵力11萬人左右。

(據《天津城志》記載萬曆朝鮮戰爭期間,經天津道輸送給東征軍的武器有:押陣重炮1670門,小口徑火器1萬杆,小信炮333個,弩弓12000張,氈牌、竹牌各333面,弩箭60萬枝。其他明火藥、毒火藥、鉛彈、鐵蒺藜多的達到數十萬斤,少的也要幾萬斤。)

這樣,明軍和朝鮮聯軍在蔚山戰敗後不久,就迅速恢復了反擊實力。而這種恢復能力,是當時的日軍無法想像、也是根本做不到的,僅從這一點上就不難看出豐臣秀吉發動的侵朝戰爭,註定要遭到失敗的結局。

在日本方面,豐臣秀吉接到蔚山大捷的訊息後激動不已,當即向死裡逃生的加藤清正和淺野父子頒發了獎狀和賞金,很是鼓勵了一番,對於小早川秀秋所率援軍發揮的作用,也深為滿意。

可是有關戰爭的程序發展,這時在日軍內部卻出現了兩種不同的聲音,一種以小早川秀秋為主,主張放棄沿海各個據點,乘勝追擊,集中兵力與聯軍決戰;另一派以宇喜多秀家為主,認為以明軍為主的聯軍損失只是冰山一角,蔚山勝利實屬僥倖,應當見好即收,風風光光地撤兵回國,兩人意見不統一,於是都寫了報告送回國內。

豐臣秀吉看完小早川秀秋的來信喜上眉稍,然後再看宇喜多秀家的來信,不由得冷哼一聲,對身邊侍立的石田三成報怨道:“秀家這小子越來越不長進了,我曾經答應過死去的直家殿下,要把他這個兒子培養成全日本最出色的武將,可是現在你看,他居然在我軍取得重大勝利後提出撤退的要求,真是不可理喻。”

石田三成向來和秀家要好,見豐臣秀吉顯露出生氣的樣子,便勸慰道:“備前中納言將軍(秀家的官稱)是您最得意的養子,做為一個年輕人,在勝利的情況下仍能保持冷靜的頭腦,是一件非常不容易的事,您應該為此高興才對。他和金吾閣下之間的爭論沒有什麼不妥的,我看很正常,至於最後的決定權,當然還是由英明的太閣大人親自來決定啦。”

豐臣秀吉怒氣稍平息些,點點頭嘆息道:“聽你這麼一解釋,還真是這麼回事。在我的內心深處,還是很喜愛秀家這孩子的,怎麼會真的怪罪他呢?不過同樣是年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