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5部分

後的蔣介石政府——從政治上說是買辦政權。但這是他死後很久的事了。

緊接著成親以及反抗外國教會在薪水問題上對他的歧視,宋耀如開始反對清廷。在思想上,這可能是由於來自美國的共和主義思想影響。在組織上,像許多別的中國人一樣,這看來是由於參加了一個歷史悠久的反滿秘密會社。不論怎麼樣,到1894年,即慶齡兩歲的時候,她的父親已同孫中山相識併成為知己,還在家中款待他。在以後多年中,孫中山無數次到宋家來,串門、留宿、開會或者隱藏。宋耀如不但在他的聖經印刷廠中印刷革命小冊子,還為革命募款及進行其他活動。

毫無疑問,慶齡很小的時候就見過孫中山。據現有的材料,孫中山在1894年和1900年都曾到宋家造訪。孫中山很愛孩子,從來不會不理他們。當慶齡還很小時,他可能逗她玩過;她上小學時,他也可能同她談過話。那時,她不見得知道孫中山同她父親正在進行冒險的革命事業,但她確實對這位受到尊敬——又備受苦難的——領袖人物和家庭密友,產生了敬慕之心。

在中國人中間有一個常聽到的傳說,說慶齡在13歲時(即1905年)第一次同孫中山談話。據說孫中山對她說,“我們只有學到各種各樣知識,才能救國”。她說,她要為他的同一目的——推翻帝制、建立共和——而奮鬥。孫回答說,“慶齡,好極了!如果你願意幫助我,我將十分感激你”。慶齡在那個時候已知道孫是宋家至交併把他看作英雄是完全合乎情理的,但這樣的談話,如同關於偉大人物的故事一樣,常常添校加葉,成了傳奇。

武昌起義時,慶齡仍在國外。在第一章所引用的她當時在威斯里安學院校刊上發表的文章中,她熱烈地沉歌這次起義。1911年聖誕節孫中山回國抵達上海,宋耀如和靄齡(她已在早些時候學成歸國)立即同他取得聯絡,並陪同他在舉國歡騰中到南京去就任中華民國臨時大總統。正是在南京,宋耀如得到了一面新的國旗並寄給在美國的女兒慶齡。(第一章中已經記述了慶齡如何興高采烈地把這面新國旗掛在宿舍牆上、把黃龍旗踩在腳下。)

在上引威斯里安校刊文章中,慶齡為什麼沒有提到孫中山?這似乎有點費解。但她不提她家同孫中山的關係是符合她的謙虛品格的。她從來不是那種喜歡以隨意、親密的口吻談到顯貴人物藉以抬高自己身價的人。

這部傳記是宋慶齡的傳記,不只是將要成為偉大的孫中山的夫人及遺囑的一位女性的傳記。當然,她後來的道路和業績同孫中山的影響及精神遺產是分不開的,但最根本的因素還在於她自己的傾向和發展。

(六)宋慶齡的童年和少女時代

當慶齡還是一個上海的中學生時,在她身上已明顯表現出那種先人後己的赤誠,以及不滿足於事物的表面而要尋根究底的興趣。宋美齡回憶說,每星期三晚上,馬克諦耶學校都要請一些校外著名人士來校主持宗教討論會。“你為什麼向李牧師提問題?”一次星期三晚上的討論會結束後,她〔美齡]憤怒地要求慶齡回答,“難道你不忠實信仰?”①當時慶齡是否真正信基督教或有什麼別的信仰,年代久遠,難以查考,但有一點是明確的:隨便什麼事情,如果要她相信,她總是要問為什麼的——這是她始終保持的一個特色。

①同注14,第46頁。

一位更早的觀察者談到慶齡還只6、7歲的時候在美國教會學校浙江湖群女校每週三次上福音課時的反應。(她像其他許多孩子一樣在上馬克諦耶女校'即“中西女中”'之前先上這個學校。)①她經常安靜地注意聽,然後把聽來的聖經故事轉述給同學們聽,有時加上自己的意見。關於“餅和魚的奇蹟”②,她說這不可能是真的,但她仍然要像基督所做的那樣,為別人而活。如果這段回憶可靠,那末慶齡在幼年的時候就開始接受基督教義中的價值觀,但同時又對其某些記載存在懷疑。

①江蘇常熟的張梅蕾寫信說,她是從她的母親程兢強(與宋慶齡上過同一個幼兒園)那裡聽說的。

②《聖經·新的全書·馬太福音》第14、15章記述了耶穌把所剩的幾個餅、幾條魚向天祝福後分給跟隨他的幾千人吃的故事。——譯者

據報道,慶齡很早就極端厭惡的事情之一是虛偽。多年以後,她曾對一個朋友說,她寧肯要靄齡的坦率而不喜歡美齡的做作——靄齡從不掩飾她對財富的追求,而美齡儘管庸俗又有野心,卻偏要裝得道貌岸然。①

①這位朋友S。A。告訴本書作者。

總的說來,美齡使慶齡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