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朝話筒裡嚷道。
……他走了,而留下來的繼續堅持戰鬥。
4
12月24日,在“紅十月”工廠區作戰的古裡耶夫的近衛第39師的部隊和分隊,開始攻擊法西斯分子盤踞的各車間。
日終前,各強擊隊肅清了模型車間、分類車間和機工車間的敵人,爾後進入工廠西邊,從而完成了對敵人的合圍。敵人不想離開工廠到西邊去,不願到露天的破爛樓房裡,因此進行殊死的抵抗。
12月24日夜間,近衛軍人經過短暫的休整後,再度發起攻擊。肉搏戰、手榴彈近戰一直持續到清晨。在近戰中,敵人經不住我強擊隊機智靈活的逼攻,到清晨,工廠裡的敵人被全部肅清。
希特勒法西斯分子只守住了被他們改建成強大防禦樞紐部的主辦公樓。然而,數天後,這批敵人就被步兵第45師的強擊隊圍殲掉。
指揮該師的是B·I·索科洛夫上校。索洛夫上校的政治副手、團級政委H·A·格拉馬茲達正確地指導黨政工作人員切實保證了戰鬥任務的完成。因為形勢不允許,而且也沒有時間來集結和進行勘察等工作,該師所屬各團、營,渡過伏爾加河之後,就立即投入戰鬥,發起反攻擊。該師官兵的功績從下面這一事實就可窺見一斑:該師師長瓦西里·帕夫洛維奇·索科洛夫,1942年10月底來斯大林格勒時,軍銜是中校,而1943年3月離開斯大林格勒時,已晉升為少將。其他指揮員和政治工作人員的軍銜,也得到了晉升。
我集團軍同柳德尼科夫師會合,佔領了“紅十月”工廠之後,情況大為改觀。加上伏爾加河封凍、冰層安靜下來,因此我集團軍可以更加靈活地進行機動,對敵實施更加沉重的打擊。
上級配屬給我們一個野戰築壘地域(築壘地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