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506部分

,王瑜就已經官進指揮僉事。如今卻不但調回了京城,而且進錦衣衛指揮同知。如此快速的升遷速度,就是一些勳貴子弟也不能及,這無疑是賞賜永樂十八年時的那樁功勞了。

因為外頭等候的武官人數太多,張越只是按品級見了那些四品以上的武官。這其中,孟俊的品級最高,自是頭一個進來。因是衙門公務,旁邊還有一個書吏站著,郎舅倆也不好多說什麼,辦完事情之後,孟俊就告辭離去。如此一個個見下來,張越竟是連一句閒話都沒工夫和人說,等到一體辦完,已經是大半個時辰之後的事了。他還來不及打發人去問尚書張本和馮侍郎那邊進展如何,外頭就匆匆有人報說,黔國公世子沐斌求見。

沐斌進京之後就辦妥了到國子監讀書的事宜,但還沒有正式入學,這幾天一直在各家勳貴姻親府邸拜會,還在姐夫成國公朱勇那兒住了一夜。這天他到兵部衙門來,卻是為了打聽麓川的軍務。這對於別家勳貴來說自是不合規矩,但對於奉有世代鎮守雲南旨意的沐家來說,卻是理所應當,因此,一旁侍立的書吏也默不作聲地退了下去。

得知麓川已經彙集了雲南都司和總兵府麾下的三萬餘兵馬,沐斌不禁皺了皺眉,隨即建議是否可調柳升之前徵交阯的那些兵馬。這事情張越也不是沒想過,此時便搖了搖頭,指出徵交阯的軍馬此前已經勞累不堪,不宜再用這支疲師再徵麓川。於是。因著援軍和軍餉等事宜,一路上還算友善的兩人少不得唇槍舌劍,末了沐斌方才長長吁了一口氣。

“看來,麓川事便是著落在張大人身上,我以後少不得要常常叨擾了。”

高聲說完這句話,他不動聲色地往後橫了一眼,隨即把聲音壓得極低:“元節知道麼,皇上已經決心在冬至之前冊立太子。昨日我謁見皇上的時候,皇上還問過我家小子的情形,我記得你家裡似乎有剛出生的兒子,不妨早些預備預備。只要皇上下決心,別人是擋不了的,要知道,當初曾經勸皇上少遊獵多讀書的戴綸林長懋都已經下了錦衣衛詔獄。有了他們的例子在前,只要皇上下決心,別人再也勸不了!”

張越知道,沐斌自然不是單單在自己面前賣弄訊息靈通。相比沐家在京城的訊息渠道,自然是張家的耳目更靈便,即便如此,他仍是半真半假地問道:“文輝兄這訊息好快。”

“內廷傳出來的,當然快。”

沐斌毫不避諱自個的訊息來源,隨即又微微笑道:“那些閹人的憑恃只是皇上,而皇上要打壓下那些自以為是的傢伙。同時也少不得敲打敲打他們。這是最好的機會,若不抓住,那豈不是大大的可惜?元節能夠入兵部,足可見皇上對於咱們這些勳貴還是信賴的。既然如此,便不能把這朝堂完全拱手讓人,否則,咱們祖上的血汗功勞遲早會變得一場空!自從幾年前開始,咱們勳貴就開始走下坡路了,如今想恢復分庭抗禮態勢的人可不在少數。要是讓他們制無可制,還有咱們的活路?”

由於是打著麓川軍務的名義過來的,沐斌又流露了一番意思。沒有停留多久就匆匆告辭而去。而他一走,張越的臉上頓時掛上了寒霜。

洪武朝開國那麼多元勳,徐家甚至還是一門兩公,但相形之下卻已經敗落,唯一還有欣欣向榮之勢的就只有沐家了。沐斌已經是幾次三番赤裸裸地明示,這次乾脆是把意圖挑明瞭,要是這不單單是沐氏一家的意思,而是勳貴們的集體意願,那麼,這就成了多方的角力。

誰能想到,這就是一塊石頭激起的大風浪?

想到這裡,張越就到二門外叫了在外等候的張家親隨來,命其去保定侯府通報一聲,言說傍晚散衙時過去拜會,這才若有所思地回了房。儘管事出非常,但他仍是按捺住焦急的心思,找出麓川的案卷以及職方司送來的最新地圖,他細細用炭筆勾勒了好一會兒,便拿起這些東西前往見尚書張本,又商議了幾省都司的人事,輕輕巧巧就捱到了散衙時分。

出鎮宣府的保定侯孟瑛過年前就已經解職回家,並沒有在五軍都督府任職,而是因“足疾”在家賦閒,除了正旦大朝從未出過門。張越回來的訊息他早就聽說了,原本還指望人過府探望張晴的時候見一見,豈料張越回京不過三日,人竟是形同腳不沾地,須臾就已經授了兵部侍郎,他也不好讓人去請,於是便漸漸有幾分煩躁。直到這一日下午得了張越使人送來的訊息,他這才定下心來。

然而,孟俊也從衙門回來,說是今日在兵部見到了張越,孟瑛也顧不得其他,他竟是仔仔細細盤問了一通,到最後面色異常凝重,恨不能之前是自個代替兒子走了那一遭。

“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