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0部分

能只停留在利已的範圍內。因為利他精神終究也將有利於自己,而且,該利還將繼續擴大。

就拿經營公司這一行為來說,行為的本身就包括為了自己、為了社會、為了他人的“利他行為”。

儘管終身僱傭制正在逐步廢除,但是,僱傭職員也就意味著有義務照顧該職員一輩子。所以,5個人也好,10個人也好,僱傭職員本身就已經是“為了他人”。

具體到每個人情況也一樣。單身時以過自己一個人的生活為優先,結婚組織家庭以後,不僅為自己還要為妻子工作,養育並保護小孩。此時,人的行為在無意識中已經包含利他的行為了。

但是,必須注意的是,利己和利人總是辯證的關係。也就是,小單位中的利他在大單位看來就轉變為利己了。為了公司、為了家庭的行為中,同時也包含利他之心,但那種認為“只要自己的公司賺錢就行”,“只要自己家人好就行”的觀點,就已經轉變成自私,並將永遠地停留在這個層面上了。

為了公司的“利他行為”。如果只是為了公司從社會看來也就是公司自私。為了家人的個人意義上的利他,如果眼裡只有家人,從另外的角度來看,也反映了以家庭為單位的自私。所以,為了不停留在低層次的利他上,重要的是養成從更廣視角看待事物,立足更大範圍對待自己的個人行為。

例如,從事經營活動,不要以為只要公司賺錢就可以了,應該也為合作方獲取利潤,還應該為消費者、投資方、區域性利益做出貢獻。而且,從個人、家庭、地域到國家、世界、地球、宇宙,將利他精神儘可能擴散、延展開來。

這樣,就能從渺小的自我擴大到更廣視野,就能關注到周圍各種各樣的事物。這樣,就能客觀地做出正確的判斷,同時也能規避失敗。

入睡前捫心自問參與新事業的動機

利他的“德行”是克服苦難、找來成功的強大動力,這一點在我投資電氣通訊事業時就有所體會了。

現在,幾個企業競爭是常有的事。但是,20世紀80年代中期以前,國營企業電電公司壟斷了通訊領域。後來,政府決定引進“健全的競爭原理”開展自由化工作,降低與外國相比較高的通訊費用。

於是,電電公司興民營化企業轉變,改名為NTT公司,同時,其他公司也可以新加入電氣通訊事業。也許是因為害怕和至今為止一手遮天壟斷該事業的巨大挑戰,所以沒有出現新加入的企業。這樣官辦變為民辦也只是徒有虛名,沒能引起充分的競爭,國民也沒有享受到降低收費的實惠。

“那我來做吧!”我認為具有風險企業特質的京瓷公司正適合迎接這樣的挑戰。

對手是NTT公司,我們不但處於螞蟻與大象的不利之戰中,而且行業也完全是一個未知的領域。但是,袖手旁觀不能發揮任何競爭的作用,所謂降低收費對國民來說最終只不過是畫餅充飢。看來,只能有我來做這個理想主義的唐吉訶德了。

但是,我沒有馬上報名申請。因為此時我首先要嚴格捫心自問自己參與這項事業的動機是否混雜了私心。每晚就寢前,我必定審視自己的參加意圖。“你加入電氣通訊事業真的是為了國民嗎?是否混雜了為公司或者個人謀利益的私心?或者,是否是為了受到社會的關注而自我表現呢?動機是否純粹、沒有一些汙點?”

我這樣反覆自問自答。也就是說,一次一次的捫心自問“動機如何,私心如何”,拷問自己動機的真偽。

半年後,我終於確信自己毫無邪念,於是,下決心成立了DDI(現在的KDDI)公司。

當時尚有另外兩家公司申請參與進來。三家公司中以京瓷公司為基礎的 DDI公司最不利。原因很簡單,因為我們不但沒有通訊事業的經驗和技術,而且通訊電纜和天線等基礎設施必須從零開始建設,銷售代理店網路的建立也必須從零開始。

為社會和他人不妨犧牲一點個人利益

但是,我們並沒有被困難嚇倒,公司開始營業不久,DDI公司業績一直遙遙領先於同期參與的其他企業。無論當時,還是現在,很多人都問其中的原因,我的答案只有一個:是希望有益於國民的、無私的動機才帶來這樣的成功。

自DDI公司創業以來,只要有機會,我就經常對職工說:“為了國民,把長途帶電話費降下去吧!”“讓僅有一次的人生過得更有意義吧!”“現在我們得到了百年難逢的好機遇,感謝機遇的惠顧,並珍惜機遇吧!”

於是,在DDI公司,所有職工同有一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