搖?還能不能為了大局而犧牲個人私利?
事實很清晰,安州和東北是大家歷盡艱難齊心協力一起打下來的,勝果為大家所共有,憑什麼為了飛狐留守軍團的死活,就非要犧牲安州和東北的利益,犧牲大家的利益?
飛狐留守軍團撤進安州後,不但要共享當前勝果,還要瓜分現有利益,無功卻受祿,他們是高興了,心花怒放了,但對出塞征伐的將士來說,這極度不公平。然而不公平的事還不止如此,為了兌現承諾,出塞征伐的將士還要踏上新的征程,還要千里迢迢去遼東,去攻打高句麗,他們不但沒有享受到自己流血流汗的戰果,還要為一群坐享其成的兄弟盟友付出更大的難以估量的甚至是生命的代價,這是什麼道理?天底下可有這樣的道理?
當然,憤懣歸憤懣,理智還是要保持,此刻埋怨沒用,需要認真思考和仔細權衡李風雲的計策,即便堅決反對,也要充分理由。今日李風雲威信高,聲望大,且用一連串的勝利證明了他的卓然才能,人皆拜服,十分敬畏,心理上也漸漸產生了一種對強者的尊崇和信任,其中包括李子雄都自嘆弗如,與李風雲這種一往無前擋者披靡的新生代相比,昔年叱詫風雲的老帥也不得不感慨自己“廉頗老矣”。
李風雲既然透過袁安公開他的對策,肯定不是一時衝動,而是深思熟慮的結果,也就是說,大家在全方位考量這個對策的時候,暫時不要考慮有沒第三次東征,而是假設有第三次東征,安州和東北迴歸中土後,加入第三次東征攻打高句麗,那麼可以從中獲得什麼利益,拿到什麼好處,如果聯盟可以因此取得豐厚利益,獲得巨大好處,利大於弊,得大於失,理所當然就要朝著這個方向努力,沒有條件就創造條件,沒有第三次東征就想方設法第三次攻打高句麗,乘著高句麗歷經兩年戰爭後已奄奄一息的寶貴機會,乘火打劫,落井下石,給其以致命一擊。
李子雄敏銳察覺到了李風雲的意圖,率先做出反應,“袁司馬能否解釋一二?”
李子雄知道聖主和中樞當前所處的困境,不是聖主和中樞不想返回東都穩定大局,而是回去後矛盾更尖銳,衝突更激烈,形勢惡化更快,危機更嚴重,兩害相權取其輕,與其灰頭灰臉的跑回東都,與對手大打出手,搞得焦頭爛額,天怒人怨,倒不如滯留北疆,積極尋找逆轉良機。
事實上聖主和中樞的決定很正確,正因為他們滯留北疆,李風雲的出塞發展大計才在關鍵時刻、以最快速度贏得了長城內的大力支援,結果創造了奇蹟,贏得了空前勝利,一個連李風雲都沒有預料到的匪夷所思的勝利,而這正是聖主和中樞苦苦尋找的良機所在。只是雙方沒有信任基礎,即便聖主和中樞以設立安東都尉府為手段,主動向安州做出積極試探,但前車之鑑後事之師,漢王楊諒之禍猶歷歷在目,面對齊王的“殊死一搏”和韋福嗣、李渾、董純等支持者的“垂死掙扎”,聖主和中樞不得不未雨綢繆,不敢養虎為患,自取其禍。
為了緩解當前的國內外危機,聖主和中樞急於拿下開疆安州和東北的武功,但齊王、李渾、李子雄和李風雲四股勢力都是他們的“敵人”,偏偏這四股敵對勢力又以齊王為核心走到了一起,結盟合作,由此可以想像,安州和東北必定在迴歸談判中獅子大開口,開出一個天價,利用這個難得的機會虎口奪食,從聖主和中樞那裡訛詐到最大利益,以便迅速發展壯大自己,而這一結果對聖主和中樞來說就是養虎為患,肯定不會答應,退一步說,就算勉強答應了,也埋下了“翻臉”的種子,只待時機合適,聖主和中樞必然斷絕糧草支援,一把捏住安州和東北的脖子,置李子雄、李風雲這兩大反叛勢力於死地。
這是一個可預見的死局,怎麼破?參加第三次東征,急聖主和中樞之所急,給聖主和中樞一個以最小代價贏得最大戰果的機會。
袁安微微頷首,當即詳盡分析了聖主和中樞在國內外嚴峻局勢的前後夾擊下困窘不堪,不但迫切需要一個解局的突破口,需要開疆安東和東北的功勞來力挽狂瀾,遏制政治上的頹勢,還需要把東征繼續下去,以東征的最終勝利來挽救前兩次東征失敗所導致的惡劣影響,善始善終,以求迅速癒合政治上的創傷,恢復和重振中央威權。
最後袁安得出一個推論,東征肯定要繼續下去,這是政治需要,當然,就目前國內外局勢而言,中土並不具備發動第三次東征的全部條件,但是,如果安州和東北迴歸了中土,聯盟大軍加入東征戰場,第三次東征就具備了實施條件。
也就是說,如果聯盟在迴歸談判中,主動或者被動參加第三次東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