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細節性的內容,新年後雙方可以坐下來,心平氣和地談,慢慢地談,豈不兩全其美?
袁安笑了,依明公之計,先在原則問題上達成一致,拿到最大利益的肯定是你們,而不是我們,之後我們會陷入被動,會變成砧板上的魚肉,任由宰割。
崔弘升撫髯而嘆,某說了,不要衝動,不要貪婪,你與虎謀皮,適可而止方能安然無恙,反之,你付出的就是生命。當然,把突厥人引進這場談判,鷸蚌相爭,漁翁得利,策略是對的,只是,中土和大漠不是鷸蚌,而是虎狼。虎狼相爭,避之唯恐不及,你卻站在旁邊妄圖漁利,豈不是自尋死路?
袁安也是苦笑嘆息,正因為如此,生存才是我們的第一要務,如果迴歸危及到了我們的生存,迴歸還有價值和意義嗎?
崔弘升沉吟良久,毅然決斷,語氣堅定,不容置疑,你們必須讓步,你我雙方必須在最短時間內在原則上達成一致。
袁安望著崔弘升,質疑道,理由呢?明公能否給某一個信服的理由?
崔弘升環視四周,確定帳內無人後,低聲說道,你們主動參加第三次東征,與你們被迫參加第三次東征,所獲利益完全不同,後期談判亦能掌握更多主動。
袁安心領神會,躬身致謝。
第九百五十三章 變通
十二楸十六,午時過後,古北口邊市的一座帳篷內,中土招撫安東的談判正式拉開帷幕。
談判的首要內容就是安東權力和利益的再分配,與安東相關的責權利如何劃分,這是雙方談判的基礎,沒有這個基礎,談判也就無從繼續。
中土所提條件是,安東歸附後,軍政財大權上交,軍事上安東現有軍隊隸屬十二衛府,承擔鎮戍安東任務,行政上進行郡縣兩級行政區劃,郡縣接受中央領導,至於財權亦隨之由中央和地方郡縣瓜分。
安東所提條件是,安東稱藩自治。既然是藩屬,當然擁有完整的自治權,軍政財大權都在自己手上,且承擔衛戍國土之重任,而與之相對應的,則是中央在承認和接受安東這個新藩屬的同時,還必須承擔支援和保護藩屬之重任。
雙方條件天差地別,懸殊太大,根本談不攏。
然而,迫於國內嚴峻形勢和來自行宮方面的重壓,段達不得不低下高傲的頭顱,首先退讓,在郡縣兩級行政區劃的基礎上,東胡諸種可以在自己的居住區內自治。
安東方面嗤之以鼻。李子雄鄭重提醒段達,安東是塞外,是東胡諸種的棲息地,比如安州是奚族的居住地,弱洛水以南是契丹諸部的居住地,弱洛水以北則是霫族諸部的居住地,而漢姓、漢化虜姓和突厥人才是安東真正的少數族群。
“你們如果不瞭解安東,我們可以向你詳細介紹,並給你們充足時間去安東實地考察和核實,然後等到你們商量妥當了,拿出了新的談判條件,你我雙方再坐下商談,如何?”李子雄冷笑道,“反之,如果你們明明瞭解安東,卻罔顧事實拿出這個不切實際的談判條件,那隻能說明一點,你們根本沒有招撫誠意,你我雙方根本沒有談判的必要。”
段達反唇相譏,“如果你們不知道招撫的具體含義,我們可以詳細解釋。所謂招撫,是要安東臣服於中土,忠誠於中土,忠誠於聖主和中央,而不是要一個名為臣子實為一方諸侯的藩屬。你們實力弱小,卻狂妄自大,不自量力,妄圖割據稱霸,哪有半分歸附誠意?”
雙方唇槍舌劍,各不相讓,爭執異常激烈。
崔弘升果斷勸阻,然後向安東方面發出質疑,“既然安東是東胡諸種的棲息地,你們和突厥人都是少數族群,那你們如何在安東稱藩自治?如何保證安東的穩定?”
“安東所謂自治,是各個族群的自治。”袁安當即做出解釋,“我們有個設想,那就是在安東設立一個安州總管府,由漢姓和漢化虜姓自治,另外再設立三個都督府,分別為由奚族自治的松山都督府,由契丹自治的饒樂都督府,還有由突厥人和霫族自治的松漠都督府。從安東現實狀況和安東長久穩定來說,自治權下放,各個族群自治,最為切合實際,也符合各方利益。”
此言一出,當即遭到段達一方的猛烈抨擊。
根據歷史經驗來看,安東方面的這一設想有相當大的侷限性。這一設想若想實現穩定安東之目的,首先需要一個強大的中土,一個無可匹敵橫掃四方的中土,放眼天下根本沒有對手,唯有強大如斯才能震懾諸虜,否則各個族群自治就等同於各自為戰、一盤散沙,和之前突厥人勉強控制東胡諸種一模一樣,只要有突變,這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