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281部分

然而;周法尚的對策與來護兒的決策截然相反。

周法尚對聖主和中樞抱有很大信心;他認為聖主和中樞既然敢在第一次東征大敗後;在政治上和軍事上都陷入極度不利的情況下;馬上發動第二次東征;必定考慮周詳;諸如軍事政變、大運河中斷等極端惡劣局勢肯定都在他們的考慮之中;肯定都擬製了應急之策並做好了周密部署;所以周法尚有理由相信;楊玄感會在最短時間內遭到毀滅性打擊;這場風暴會在最短時間內平息;而聖主依然會贏得二次東征的勝利。

周法尚堅持東征;堅持渡海;嚴守軍紀律法;這一態度雖然保守古板;不知變通;但軍紀就是如此;軍人就是要服從命令;如果統帥們都像政客一樣陰險狡詐;厚顏無恥;恣意妄為;那軍隊還能成為守護王國的“長城”嗎?

來護兒冷眼瞅著周法尚;一副無語的鬱悶表情。周法尚不是純粹的軍人;他戎馬幾十年;做過很多邊郡蠻荒之地的軍政長官;他的從政經驗甚至比來護兒還豐富;但正因為如此;他此刻的“古板”足以說明他對未來局勢的看法十分悲觀;關鍵時刻他只能以明哲保身、謹守本分來最大程度的保障自身利益。

來護兒找不到任何理由說服周法尚。李子雄是在他的“有意安排”下逃脫的;結果李子雄逃到黎陽造反了;將來追究責任的時候;不是來護兒一個人承擔責任;水師三位最高長官都有責任。現在來護兒又要違法;置東征於不顧;擅自率軍去東都平叛;這件事將來追究起來罪責就更大了;要砍腦袋的;所以周法尚無論如何都不會給來護兒陪葬。

來護兒只能徵求崔君肅的意見;如果崔君肅也堅決反對;他就難做了;但他知道;崔君肅肯定不會反對;肯定會拿出一個三人都能接受的對策;原因無他;楊玄感殺死了遊元。

這件事充滿了玄妙;所有人都知道;楊玄感絕無可能殺死遊元;那麼誰殺死了遊元?肯定是楊玄感的對手。誰是楊玄感的對手?關隴人和山東人互相敵對;保守派和改革派互相敵對;所以從西京的立場出發;不論它的目的是摧毀東都還是重建皇統;它都需要楊玄感足夠強大;而讓楊玄感足夠然強大的最好方法就是把山東人拉進“陷阱”;因此西京沒有理由殺死遊元。

接下來有可能殺死遊元的就是山東人;就是河北人;原因無他;楊玄感兵變是山東人打擊關隴人的一個最好機會;摧毀了楊玄感就能重創關隴集團;所以山東人為逃避對手的“陷阱”;無奈之下只有壯士斷臂;殺死遊元;同時拿一個豪門的人頭來警告所有山東貴族;與楊玄感劃清界限;並向他們發出明確訊號;向關隴人展開報復性反擊。

當然也不排除還有其他嫌疑人以殺死遊元來“坐山觀虎鬥”;但這不重要;重要的是現在山東人已站在了聖主一邊;因此來護兒堅信;崔君肅和清河崔氏的立場肯定是平叛。

目前河北唯一有能力平叛的軍隊就是河北討捕大使崔弘升;但崔弘升實力不夠;並不是他沒有實力攻陷黎陽;重新打通大運河;而是齊王加入到了這場風暴中。不論齊王的目的是什麼;在風暴初期形勢尚不明朗之前齊王不會冒冒失失地衝進東都;他會以追剿白髮賊之名活躍於京畿外圍;而黎陽肯定是他的主要目標;一旦拿到了黎陽;控制了大運河;他就有足夠的“籌碼”周旋於各大勢力之間牟取暴利。

以崔君肅的智慧;當然知道黎陽的重要性;所以不論從清河崔氏和河北人的立場出發;還是從聖主和國祚的利益出發;他都必須幫助崔弘升以最快速度拿下黎陽;打通大運河;絕不能讓楊玄感和齊王中的任何一個控制黎陽;因為那意味著大運河將無限期的斷絕下去;而由此危及到的不僅是二次東征;還是整個北疆防禦;一旦長城防線形同虛設;南北戰爭還會遠嗎?

果然;崔君肅拿出了一個兼顧之策。

從水師中抽調一萬大軍火速趕赴黎陽平叛;但有個要求;沒有聖主的詔令;絕不進入東都戰場;東都是風暴的核心所在;水師一旦捲進去;三位水師統帥就被捲進了咆哮的政治旋渦;後果不堪設想;水師主力繼續進行渡海遠征的準備工作;若東都危機持續惡化;大運河遲遲不能打通;二次東征已不可繼續;即便沒有接到接到聖主的詔令;水師的渡海時間也必須延遲;以免給水師帶來不可預測的災禍;水師統帥部十萬火急遣使趕赴行宮;代表水師三位統帥親自向聖主呈述和解釋這一決策;不論聖主是否同意;水師的實力都因這一決策而削弱;聖主和中樞必須及時調整水陸夾擊平壤之策;以免在攻擊過程中出現不必要的失誤。

此策滿足了來護兒的要求。